首先是谦逊;如果我们不谦逊,便无法缔造和平。在有傲慢的地方,必定有战争,必定有战胜他人的野心和自命不凡的态度。没有谦逊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合一。」
很多次,当他人在说话时,我们打断对方,反驳道:‘不!不!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让对方解释完他的观点。这是故意阻挠对话,是一种侵略的态度。
教宗解释说:怀着怜悯的慈爱照顾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乃是真正的宗教精神;这样的宗教精神能克胜滥用职权的诱惑,不拿人的生命做买卖,常把他人视为弟兄姐妹,而非数字。
有一个新教友说:我过去认为,自己一不偷,二不抢,三不杀人放火,哪来的罪啊?通过听了王老师的课,我才认识到自己还真是个大罪人。如赌博、醉酒、诅咒、坠胎、骄傲、骂人、恨人等等。
敬畏上主并不是恐惧,不是的,而是按照天主给我们的祖先亚巴郎的诫命生活:‘我们应在天主面前行走,度无可指摘的生活。’谦卑,这就是谦卑。敬畏上主就是谦卑。
教宗吁请青年学子不要停顿不前,丧失勇气,而应抵拒新式知识观念,这种观念只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成名,经常不顾及别人。青年学子必须努力促进公益与和平,追随一种更加稳固的典范。
不,不是这些,而是更加真实的喜乐,我们蒙召再次品尝其滋味,品尝真喜乐的滋味。在我们等待耶稣时,这份喜乐触动我们的内心深处。
这要求他们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不紧紧盯住坏消息,却要报道好消息。传播人员每天都要咀嚼大量新闻,因此应提供芳香可口的面包,满足那些以他们的传播果实为食粮者的需要。
教宗接着说:在我梦想中的欧洲,移民不再被视为罪犯,他们全部的人性尊严得到尊重,受邀负起更大责任。
教宗与他们进行了坦率且真诚的交谈,勉励他们为别人付出,缔造和平,散播爱,吵架不过夜,脏话勿出口,「绝对不可亵渎上主」。一名女童问教宗,什麽令他害怕恐惧?教宗答道,令他害怕的是「一个人选择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