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代表穷人向人们要求的只是一杯凉水,既生活中最起码的需要,却把天国赐给他们。在这里,大家给了小兄弟一点点水,主就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服务堂区外,陈朝彬每週为无家者及贫穷人煮食,又协助助养儿童及照顾长者的善会,他说从服务中体会到天主,亦肯定爱德工作最能体现天主的爱。
要慷慨地帮助旁人,救济穷人,探访病人。总之,尽一切可能,做基督的信徒和朋友,在世人面前,显出基督博爱的精神。这样我们才是快慰母心的好儿女。
为什么会有富翁欺压、歧视穷人?为什么有各种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为什么虚伪欺骗独裁恐怖笼罩着大地?正是这太多的为什么使我放弃了信仰而追随尼采。
有一次我给她5元钱买点吃的,晚上她高兴地对我说,白天在教会时,把钱捐给了一位买不起圣像的穷人。她常说:“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子女,都应一样看待。”
正如因着印度德肋撒姆姆献身穷人的服务,使许多穷苦的人得到主的安慰。奉献的价值何其伟大!圣保禄宗徒曾说:“主喜欢乐意奉献的人!”耶稣也说:“凡你们为我弟兄当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册封部部长若瑟·萨赖瓦·马尔定(JoseSaraivaMartins)枢机在十二月二十日的礼仪中说:“她于加尔各答最被遗弃的穷人身上看到基督受苦的面容,促使她创立仁爱修士、修女及神父会。
在提升认识的基础上,倡导教友们在学习期间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耶稣倡导的慈悲事工,帮助别人、哀矜穷人、宽恕别人。最后,组织教友总结这几天边学习慈悲教导、边实践慈悲活动的体验。
我们被穷人环绕着,数百万只伸出乞求食物的手,他们不是乞求一种信仰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如何回答呢?龙基神父从《福音》的增饼奇迹中寻找答案,展开他的默想。
1984年当我被祝圣为执事时,当时罗马教区的布兰多利尼(Brandolini)蒙席经常谈到对弱小者、穷人、病人和边缘人士的爱德与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