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大进堂礼仪,神父和辅祭人员步行三四百米,顶着雪花,踏着泥泞的道路,缓缓走进教堂。圣诞节当日下午2点30分和晚上8点,两位神父分别在主教府和一个聚会点举行弥撒,满足教友的灵魂需要。
说来他们家是那个年代最早的万元户,生活算得上小康,成家立业过个红火光景不在话下。然而他的圣召却异常坚定,立志成为一位神父,又逢教会急需牧者,四年后如愿毕业,不久便圣了神父。
这件真实的事情发生在贵阳市我的侄儿付继元家。2000年9月7日上午,付继元和妻子吴云上班时把6岁女儿文文锁在五楼的家里,小两口临出门时对文文说,你在家好好呆着,我们10点钟就回来了。
如今我们教会的报纸和刊物以及堂区通讯不少,可是稿源比较缺乏。有知识有文化的教会青年、社会青年越来越多,利用文字福传和顺应信息时代已是当务之急。
去年十二月份的一个主日,当我走进教堂时,感到堂里的卫生不同往常。后来,在弥撒中神父为她祈祷,才得知淡大姐有病住院了。在淡大姐住院的几十天里,每次主日弥撒后,我们四五个姐妹集体打扫卫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10月17日上午9点,在江西南昌主教府——圣母无染罪堂响起了喜悦的号声,在动听的进堂曲中,弥撒圣祭开始了。
我这几年也过得相当不平安,没有圣神的保护,只有在去堂里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天主的存在,或者在听圣乐的时候,可是,总是觉得失去了些什么。
牛艳丽,圣名德肋撒,1996年2月19日生于山西省忻州市庄磨镇大保沟老教友家,自幼聪慧善良,中专毕业后,在太原幼儿园任教五年之久,在此期间,利用节假日服务教会,参加各种青年团体并主持工作,任劳任怨,深得神长教友们的喜爱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7月10日,教区圣召委员会在彩虹圣家堂举行名为“你、我、祂……燃亮爱”圣召展览,帮助青年进一步认识圣召和本地修道团体。
六十九岁的拉詹·西曼皮尔赖(RajanSeemanpillai)参加在北部贾夫纳圣玛利主教座堂的纪念仪式。他说:「我们失去了一代人」。他五个家人在战争中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