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国做预防艾滋病的工作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特别是在农村,好多人都是“谈艾色变”似乎“艾滋病人”=“坏人”。这次在河北省沙河成立的“沙河中心”,我们在此方面深有体会。
在服侍瘫痪病人的过程中,她没有因病人的难侍候和别人的冷嘲热讽而退缩,仍然怀着一份真挚的爱去服务,在弱小者身上去寻找基督。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视病人如亲人,体现出救死扶伤的高尚职业道德。他们的高风亮节深深激励着我们。 为此,我们身为度奉献生活者,对“非典”的肆虐更不能袖手旁观。
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信教群众为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和痛苦之中的“非典”病人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接近穷人、难民、移民、病人、受剥削者、孤寡老弱、服刑者和其它形式的天主穷人。他们能教导我们另一种休息方式,一种更符合基督精神和慷慨的休息。教宗最後说:我们应该以回忆的恩宠回顾我们的生活。
爱尔兰主教们为此发表了一封牧函,开门见山引用教宗方济各《2015年世界病人日文告》,写道:「某些主张非常固执於『生活品质』,为使人相信患上严重疾病的生命不值得活着,在这些主张的背後隐藏着一个多麽大的谎言啊
爱尔兰主教们为此发表了一封牧函,开门见山引用教宗方济各《2015年世界病人日文告》,写道:「某些主张非常固执於『生活品质』,为使人相信患上严重疾病的生命不值得活着,在这些主张的背後隐藏着一个多麽大的谎言啊
教宗还说,耶稣常常注意到病人;祂以母亲注视生病的儿子的眼光,注视他们,心中充满怜爱。身为基督徒,我多麽希望我们能像耶稣那样,以静默、爱抚和祈祷靠近病患。
比如南昌堂区组建的天使慈爱团,主要服务于病人的临终关怀,关注流浪者,得到外教人士的好评。抚州堂区的助学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在当地的慈善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
我们的社会因为丢弃最弱小、最无助的人,例如尚未出生的人、老年人和病人,就会蒙受许多巨大的创伤;我们所有人最终都将承受其沉痛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