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没有神父,没有弥撒,她就常常组织老教友们在一起念经。她虽然眼瞎,但她的经念得最好。1984年,恢复了宗教活动。白发婆婆和我们都欢天喜地地来迎接新派来的神父。
有一个主日,在我念经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当我清醒后,遂意识到这是天主对我的试探。圣经上说:“当你落在各种试探里,要认为是大喜乐,因为你们应知道:你们的信德受过考验,才能生出坚忍。”
但提到进教,大都是想进又怕麻烦,说你们教友天天进堂、祈祷、念经,太麻烦了。
又看到虔诚的教友们跪着念经的情景,他被感动了。读经中,主耶稣的话如甘露般滋润了他久旱的心田。第二个主日,他催着家人早点儿吃饭,第一个来到祈祷聚会点,大家别提多激动了,小毛老伯终于回头了!
唯有小孙孙还小,毫不客气的夹起一块肉往小嘴里塞,这时孩子的妈妈会拦住孩子的小手说:“馋嘴猫,奶奶还没有向她的天主念经,你怎么先吃,真不懂事。”原来奶奶恭敬的是奶奶的天主,不是大家的天主。
我们天主教至今仍然认为,好教友的标准就是:进堂、念经好等等。在21世纪里,没有福传言行的教友,算不上什么好教友。另一方面,教会对发展新教友的人也没有进行一定的表扬和鼓励。
教友发展多了,他们念经、参与弥撒得有个场所,于是以上各村由教友自筹资金,在自己的村子建起了规模大小不一的教堂。其中董杨村的天主堂初建于1886年,高庙李的老堂也有100多年的历史。
他在念经前表示,「爱的法律优於『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同等报复法则」;耶稣藉此指示「真正义的道路」,这是「基督徒的革新」。
念经後,教宗问候了前一天擢升的5位枢机和当天领受白羊毛肩带的教省总主教们,说道:「我鼓励他们继续使命,在与整个教会的共融中,喜乐地为福音效劳。」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徒和朝圣者说:为进入天国,我们要时刻准备好与上主相会;光靠信仰生活还不够,还需要爱德的指引。我们不该等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与天主恩宠合作,现在就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