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仍未能结束巨大的痛苦和人权持续被侵犯。危机的严重後果现在已显而易见,并且超越了这些国家的边界,严重的移民现象就是其中一个。
教宗讲解说:「亲爱的弟兄姊妹,你们不明白当儿童、年幼的子女看到父母吵架和分离时,心中有多麽痛苦。我们必须竭尽所能挽救婚姻。在婚姻中吵架是家常便饭,再正常不过了。吵架经常发生,有时碗盘还会飞来飞去。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忍受了巨大痛苦,为福音作出英勇的见证。教会於每年11月纪念已故信徒,提醒每个人向往永恒的生命。教宗指出,这些已故的枢机和主教一生服事教会,热爱基督,怀着爱的信念走到生命的终点。
因为,我们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痛苦日。我们要感谢母亲的生养之恩,生日这天,或给母亲打电话嘘寒问暖,略表孝意,或给母亲寄些营养品,也或专门休假,陪伴母亲,和母亲拉家常、聊天等。
面对痛苦处境的人,我们只会动动口舌;在请求安慰的人面前,基督徒有时听而不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意味着服务、谦卑和心胸宽大。
天主是这世界上所有痛苦忧伤的人的依靠和安慰。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玛11:28)返程路上,回望着身后哥哥姐姐越来越小的身影,泪水打湿了我的双眼。
佩尔蒂埃虽然作了深奥的神学省思,但在十字架下却呈现出今日世界,它的堕落和痛苦、呼喊和反抗,以及所有呼求天主的声音,无论是不幸或战乱的土地上,还是破碎的家庭、监狱,乃至超载的移民船只上,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让别人在我们身上看到耶稣复活的喜乐,不要让自己停留在沮丧、颓废、焦躁、压抑、痛苦中,要知道,我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我们的人生是有盼望的,我们的喜乐是由内而外的。
在培育方面,必须「以天主圣言为基础,适应各种现况,鼓励人们与耶稣建立幸福的友谊」;祈祷则要「关心人民的所需、痛苦和喜乐,以免陷於孤芳自赏」;「牺牲不是为了让自己感到更加圣洁」,而是慷慨地「为他人行善」。
在仇恨和暴力肆无忌惮的地方,家庭和社会深受痛苦,妇女无法在与男人心思和行动的共融中,平静及有效地履行自己身为教育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