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28:20)如果我们每天用心灵和生命去聆听,就会发现,他一直在通过我们周围的人、我们遇到的事以及我们正在从事的大小工作陪伴我们,对我们说话,引导我们。
我们教友中有些人饱受心灵痛苦,有些人身患疾病,还有些是贫穷之人,因不同途径走到了天主的圣殿。这些人初来教堂并不是对天主及其教义有多少认识,仅仅是抱着一个试试看或好奇的心理。
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天主定会降福我们,让我们同心合意祈求天主帮助我们,洁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耶稣基督内得到更新、圣化、提升。
我该如何准备我的心灵去与上主相遇呢?教宗说:在今天弥撒的集祷经中,礼仪给我们指出三种态度:警醒祈祷、施行爱德和欢欣赞美。
现在的社会道德滑坡,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所以,我们接触这些老人,贴近他们的生活,安慰他们的心灵,这样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素质。所以我愿意在学习之余来这里为老人们奉献一份爱心。
我确信,即使喧嚣与困惑似乎在世界上横行,这份召叫依然在你们的心中回荡,使你们的心灵向圆满的喜乐敞开。」在有经验者的引领下,青年能「展开分辨之路,发现天主对自己生命的计划」。
的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获喜乐和希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得过且过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结出硕果,我们的心灵才能保持活泼。我们应把耶稣置於祂应在的地方:将祂置於子民当中。
上主这样说:你们应站在交叉路口,观察探问旧路;哪一条是好路,就在那路上走,你们的心灵必获安宁。他们却答说:我们偏不走。
他首先论及弥撒讲道说:「司铎在讲道时要尽量言简意赅,运用那触动他子民心灵的喜乐,引用上主在他祈祷时感动他的天主圣言。如同每一个传教的使徒那样,司铎以他全部的生命使宣讲充满喜乐。」
教会是每个教友的家,一个温暖、包容、友爱的精神家园;是教友们渴望得到满足,心灵得到滋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