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教师出身,于1993年得了冠心病,经名医诊治两年,花了几千元无效。1995年春节时,与我小女同学的纪花来拜年,她们谈起了我的病。
堂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两侧有廊道,每逢大瞻礼,观礼台前站满来宾、教友,后部为唱经楼,可容几十人的合唱队。
每个教友都牢记着,母亲为了传教冒着大雨、大雪奔波于二十余里的乡间小路上;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她为了组织新教友学圣歌、念玫瑰经,骑自行车时摔了一次又一次,留下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和关节炎。
信仰的虔诚妈妈不识字,早晚祈祷文倒背如流,玫瑰经是天天不忘。我一回到家首先就问:经常去教堂吗?神父的身体怎么样啊?献了多少弥撒?谁忘了天主谁就是傻,谁就不明智。
经法院执行后,将二刚的赔款交给了房主,那三户也限期交给房主。事情了结后,房主本应心安理得地接受赔偿,但数日来她反而感觉忐忑不安。她左思右想:二刚是个精神病人,点火取暖烧着房屋纯属无意。
“在堂里唱经唱得最响亮的那个叔叔!”“我说不好。”“会栽培果树的那个叔叔!”“还是不好。”“要不,就要那个给我领洗时当代你父的叔叔!”“那更不好,人家是有家的人。”
与此同时,10月传教月中的每一个主日,各堂区都在举行弥撒圣祭前,集体诵念玫瑰经,为传教事业祈祷。
350-390年,圣额我略(ofNyssa)在整个中东宣扬一种圣母祈祷文~圣母经的前身。350年,圣犹斯定(Justina)首先提醒人可以向圣母寻求协助;圣金口·若望后来曾记述此事。
因为她不仅留心听别人念经,并且一有闲暇,就翻阅经本,遇着不认识的字,就把它记下来,询问别人。她非常敬爱圣母,每天念七分玫瑰经。
晚祷的时间到了,圣堂里的歌咏团,已开始唱经。鲍斯高神父从窗口望出去依然是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唱完了晚课,鲍斯高神父便登上了讲道台,圣堂里挤满了人,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