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看望弥留中的范神父范路易神父去世以来,神长、教友、修女用各种方式怀念他,回顾他为福音的传播、为人灵的得救所作的积极贡献,以及他虔心恃主、救灵热切、艰苦朴素、严以律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13岁的高天予随着当地神父到了澳门,同年进入圣若瑟修院修道。这也意味着,这位13岁的少年,今后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天主。高天予在圣若瑟修院先后完成了中学及大修院神哲学的课程,获得大修院神哲学学士学位。
放暑假后,我住在修院,很想找几本相关的书来读,加深对课堂上所学内容的理解,就去找主教,主教把他珍藏的罗光主教所著的《士林哲学》借给我,让我假期好好研读。我开始看得很慢,也没有看懂多少。
日常的临近就是它的特性之一。耶稣描述祂在彰显光荣和威能的日子再次来临的光景,却立即说道但祂必须先受许多苦,且被这一代摈弃。
也就是在那些念经祈祷的日子里,我的信仰生活才得到了启蒙,我也慢慢地跟着大人们学会了日常经文。如今,父亲也已亡故,爷爷的念珠又由我收藏保管,我决意把它挂在客厅中央的圣像上。
其他的一切都会过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都会被拿掉,只有天主的话永远长存,并赋予我们日常的行动意义。教宗的反思还特别提到基督信徒的行为该具有的特征,那就是爱。教宗说:人的确需要工作,从事家务或专业工作。
教宗接着说:「我不只邀请你们随时准备好,并且要看出在这日常话语内,存在爱你们的那位的召叫,那是天主对生命、对作为基督信仰青年以及开始新的一天的召叫。
那么,为何不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呢?有时候可能因着你一句温馨的语言,就能打动一个人的心弦;一丁点的爱人行动,就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这是我听来的故事,和教友们一起分享。
(P202)他同意,在赋予天主以从日常语言中搬用来的属性时必须谨慎从事。他曾对爱因斯坦说:“指示天主如何管理世界那可不是咱们的任务。”
徐:祈祷,另外也就是做一些日常的事情。记:有没有什么爱好?徐:唱歌,弹电子琴、手风琴,脚踏风琴。记:是不是为了照顾他人专门学的?徐:也不是啊,就纯粹是个人爱好,不过有时也会给麻风村的人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