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弟兄的面容上,尤其是在穷人、病患、坐监者和难民的面容上认出耶稣。他们是受苦基督活着的骨肉和看不见的天主的可见肖像。
教宗说:「没错,我们必须提供援助,必须筹划那些帮助人的组织,因为上主为此赐给我们恩典。
这一点很明显,因为耶稣会士的灵修要求他在一切事上寻求天主的旨意。圣依纳爵的神操要求在一切事上寻求天主的旨意。
教宗藉着这场礼仪,开启了「24小时与上主同在」的牧灵活动。教宗的这篇讲道以慈悲为主题。他指出,「天主在各个时代中,不断向我们展示祂富於慈悲」,福音「为我们开启了希望和安慰之路」。
然後,他降福他们说:愿上主守护你们,帮助你们在生命的旅程上前行,使你们感受到祂的爱及天父的温柔。会晤结束时,教宗向在场的每个人一一道别,将他的爱抚化为具体行动,令他们感到教宗接近他们。
教宗解释,在每个基督徒圣召的根基上,正是走出自我的舒适和僵硬,好使我们的生活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不过,走出去并不代表轻视自己生活上的感受和人性。相反地,圣召是爱的召叫。
他在信函中把遇难者的灵魂交托於仁慈的上主,鼓励民政当局和赈灾人员的救援工作,并恳求上主治癒和安慰受到地震影响的人。
上主因祂的无限美善和智慧,不断祝福我们的对话使命」。「各基督教会在基督内团结合一,犹太教则藉着梅瑟五书联合在一起。
我们要在治疗创伤和重建上发挥重要作用。」
有不少游客对它充满了厌恶之情,每每看到它,便骂上几句,甚至踹上一脚。好端端一棵大树,没过多少日子,便在唾骂与脚踹中枯萎死去。如今,这个隐修院里,只有11棵大树了。我在想,树本只是树,何以遭此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