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芝加哥的老朋友德兰送给我一本当时很火的小说——由加拿大作家威廉·杨(WilliamYoung)写的TheShack,中文译作《棚屋》,已经在国内出版。
原来是水出了问题,大家只能靠定时送的水饮用,可这点水对于做生意根本不够用。又赶上丈夫打电话让她回家,只好放弃生意回到朝阳。回家后,想做生意却没人帮忙,就在家闲着。
桥南福传组组长李淑云在教堂看到她的身影后,也常和马淑珍一起到她上班的科室给她送“信德”,没有病人时便和她聊天,给她讲道理。经过两年慕道,2011年复活节,史秀芝在南关堂区领受了洗礼。
霍格尔被送到了查理曼的宫殿里,也因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即使身在异国,他也从来不缺乏作为王子的勇气和风度。在阿拉伯帝国倭玛亚王朝的大军入侵时,霍格尔奋勇作战,立下战功,为查理曼所褒奖。
这时,神父送来了一本圣经,我当即读起来……几个月后,我读完了一遍,激情难抑的我要求神父立即给我洗礼!神父说,你再慕道一段时间,安排在圣诞节或明年复活节领洗。
2009年底,徐忠想看到村中的老年人,想起自己父辈的艰辛,又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捐资6300元,每人送发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作为新春礼物,并和哥哥走家串户,把礼物送到老人们的家中。
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神父也来给我们送弥撒。在大学期间我同样把念珠也带到了学校,仍然每天晚上念玫瑰经,宿舍的同学们知道我的信仰后,对我很尊重。我祈祷念经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说话。
我本无法参加您的葬礼,送您最后一程几乎是我的奢望,然而,天主眷顾了我的愿望,我的好友积极为我准备了这次行程,我带着工作后的疲惫于匆忙中和我的兄弟姐妹驱车近两个小时赶来,赶到您的身边为您送行!
神父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还送我们圣母怀抱耶稣的圣像,让我们带回中国。为了表示感谢,杨老师把自己珍藏的一副丝质的佘山圣母像,回赠给神父,神父非常感谢。临走我们跪下来,神父画了十字降福我们,我们才离去。
一年后,我们和母亲被送回了父亲的家乡西柳林村,而父亲仍留在阳曲县。母亲开始下地干农活,挣工分,我家属于第四生产小队,队里的人几乎全是教友,大家彼此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