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为什么天主教对中国贡献巨大?
2012-06-05

至1937年,天主教把当时西方的先进医疗,科学理念引进中国,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西医人才。孤儿院:1850年,上海天主教土山湾孤儿院成立,先后收养孤儿2500人。“衣之食之,教以工艺美术”。

罗马:教宗与圣座各部会首长举行年度退省
2013-02-19

拉瓦西枢机接着谈到信仰与科学的对话﹐二者有别但不决然二分﹐信仰答复「为什么」的问题﹐而科学答复「如何」的问题。

梵蒂冈:教宗在隆重纪念伟大传教士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开始之际致函利氏故乡主教
2009-05-20

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生于马切拉塔,信仰深湛并具有卓越的文化及科学才华,一生中用多年时间致力于西方和东方之间有成效的对话,同时以一种透彻的行动使福音在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

灵修之路
2005-04-27

省察是修德进步的前提,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修院每月都有月省,每学期开始都要避静。再说办告解,当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就应去告解。热心的告解对度奉献生活的人来说是必要的。

陕西教会谱写社会服务新篇章
2005-11-14

这些爱心工程的实施,不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促进陕西经济腾飞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

教宗接见黎巴嫩总理及代表团,就该国及中东局势交换意见
2006-02-17

圣座新闻室的声明又说:双方“特别谈到黎巴嫩国内基督信徒的处境以及他们对国家的进步所愿作的贡献”。

圣座代表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期望国际团体坚决支助贫弱国家的发展
2006-10-12

圣座代表指出:全球70个低所得国家已经有令人鼓舞的进步,但它们所负的外债问题仍然令人担忧。

河北省天主教两会举办“天主教与宗教中国化方向教职人员研习班”
2019-06-25

与会司铎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文化自信,对当下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倍感骄傲。今后会在深化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中,更好地开展牧灵福传工作。”

西班牙:教宗在巴塞罗那探望耶稣圣婴社会福利机构的患病和残疾儿童
2010-11-09

教宗指出,医学上的进步对治疗疾病有极大的贡献,但他也警告,医学进步绝对不可损害到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尊重。只有这样,受身心残疾之苦的人士才能获得爱和关注,他们也才能感到受到人的待遇。

圣母像泣血 血从何来?
2005-11-29

因为给不出科学的解释,《晚邮报》最后只能引用圣母像专家、梵蒂冈格雷戈里安大学教授斯特凡诺·德·菲奥雷的话作为结论:“天主之手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