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互联网作为载体已经承载了今天人们的生活,那么它也就必然成为信仰生活的一种表达途径,因为信仰是作为生活的基础而被置于生活底层的。但是这种认识与自我的展现是否可以被简单的平移到信仰生活中呢?
著作《爱的科学》风行各国,又译《圣咏译义初稿》和《新经全集》,曾获基督教文化奖金及和平奖金。苏雪林(1897-1999年):中国女文学家,安徽太平县人,1922年留学法国时入天主教。
强调青年应将世青节视为灵修、重生、朝圣时刻;分享信仰生活、与天主相遇、与天主子民相遇。主教团青年牧灵委员会主席阿贝•阿亚赫主教也在大会上邀请尼日利亚青年努力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变革进程。
5月18日,承德教区组织神父、修女和堂区骨干教友在主教府举办家庭信仰培训班,邀请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出版部李建民神父,以《父亲的心》为主题,进行了关于“大圣若瑟年”讲解和分享。
德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天主教信仰有助于缓解心理紧张,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我们信仰,心灵亦得慰籍。”
弥撒当中,杨主教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当日的福音,他借着亚巴郎热情接待天主和两位天使的故事,体醒广大教友要把信仰和服务结合起来。
纵观人生,无论是贩夫走卒,学富五车,还是为官为宦,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劳苦,烦恼,操心和不安。
一个人只有从内心自我的纯净中意识到,信仰最基本的道德和伦理是建立在对生命最基本的人性的善良和纯净之上的,我们才能去谈论信仰的追求。
在教难时,有四位教友因信仰坐过牢,所以几十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入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认为天主教是外国教,而且入教的人都是穷人、病人、痴呆者和无依无靠的人,凡是进教的人都被人看不起。
12年来,西安教区社会服务中心主任陈瑞雪神父一直服务于南堂主日英文弥撒,陈神父在繁忙、繁琐的教区社会服务工作之余,也在努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主内兄弟姐妹营造一个温馨、温暖的信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