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指出对我们的生命及我们与大自然关系的真正关怀,离不开友爱、正义和对他人的忠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五个关键词:人、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
适逢「愿祢受赞颂周」,天主教会格外踊跃参与其中。疫情当头,医疗卫生、经济和社会的紧急危难成了众所瞩目的焦点,照料共同家园的课题恐怕会退居二线。与此同时,《巴黎气候协定》持续遭到漠视。
有鉴於此,只有一个能面对所有问题的答案,就是以新的人文主义使人重新与天主,与他人及与受造界建立正确的关系。教宗要求各国作出具体行动来关怀处境脆弱的人,例如囚犯、移民、失业者和病患。
也要保护受造界,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资源,采取更简朴的生活风格及尊重环境”。
这些男孩、女孩最终流落街头,让自己成为无耻之徒的猎物,把他们当作身体、败德、及性暴力的对象。 其次,当仔细注意那些被迫迁徙的移民、难民及人口贩卖的牺牲者时,我们不幸地在其中也发现许多儿童及青、少年。
这项会议的第三期在巴拿马世青节期间举行,旨在深入研究《愿祢受赞颂》通谕,好能邀请青年按照通谕的精神生活,参与拯救受造界的使命。
教宗在手谕中写道:教会蒙召在她全部的存在及行动中,依照福音精神促进全人的发展。这项发展是凭着关心正义、和平及维护受造界无以计量的益处来实现。
这个主题从“你们众人都是兄弟”这句福音的教导获取灵感(玛廿三8),提醒教会当前的同道偕行经验,即蒙召成为包容、具有共同归属感及厚情款待的友爱场所。
那时,以色列子民没有自由,受罗马征服者的奴役。因此,需要从另一个视角来解释这个时期一满的含义。教宗说:在天主决意履行祂许诺的那一刻起,时期的圆满便在人间实现。
一个喜爱并看顾受造界的贫穷者与和平者,我们目前和受造界的关系并不是太好,不是吗?他是一个教导我们和平精神的贫穷者……我多么希望这是一个为了穷人的贫穷教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