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因为他不骄傲,承认自己的限度和自己的罪过。教宗表明,罪过有能看到的,也有看不到的,即隐藏的罪过,其中最严重的是傲慢。傲慢也能传染给度虔诚信仰生活的人。
这火焰不烧毁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而是带来温暖且懂得分辨。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深入主教牧职意义的根源,表明他们领受这份恩典是“为了赠予”。
宽恕与被宽恕的相互性在《福音》中反复出现,不只是在山中圣训里。教宗强调,「慈悲乃是天主的心肠」。
如此你们就能圆满地实现‘像基督那样’行事的召叫,即不仅施予圣事,也体现出耶稣的生活型态”。
教宗强调,“那些没认出穷人的人出卖了耶稣的教导,不能做祂的门徒”。穷人是“教会旅程的中心”。
守护我们的心灵,抵拒不快乐的诱惑极其重要,因为这些诱惑一定不是来自天主。当我们感到乏力,对抗焦虑的战斗显得格外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呼求耶稣的名,祈求永生天主之子,可怜我们罪人!
如何确保我们不假装行爱德,或者我们的爱不是一场电视剧,而是真诚、强烈的爱呢?虚伪可能渗透到各个地方,包括我们爱的方式。当我们的爱存有私心、出於个人利益时,这爱就是虚伪的。有多少存在私心的爱啊!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是要‘从灰烬走向生命’,那么我们就不应‘粉碎’希望,不要让天主对我们的梦想化为灰烬。我们不应屈从和认命”。
播种者圣座新闻室2月24日举行记者会,介绍教宗方济各《2022年四旬期文告》,文告主题取自圣保禄宗徒致《迦拉达书》6章9至10节,即“我们行善不要厌倦,如果不松懈,到了适当的时节,必可收获。
若望因此强调,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被打断骨头”,因为“不可将逾越节羔羊的骨头折断”。(参:出十二46)枢机建议在场者默想服务的意义,明了服务本身并不是一个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