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我们也体验到,慈悲让我们成为『修和的使者』,在圣神的带领下贡献己力,以建设未来。」苏萨神父阐明,「社会正义与生态秘书处」的任务是在整个耶稣会内推展社会及生态使命。
“有必要珍惜历史,好能建设一个具有稳固基础、具有根基并能结出硕果的未来。诉诸于记忆并不意味著固守于自我保护,而是唤醒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生命和活力。记忆并非一种静态,而是在动态中,这源自其运动的本性。
有您才有我们一次次告解的成功,您打开了我们心灵的枷锁,让我们体会到自由的轻松;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用您的表样把我们指向了道路、真理和生命:您用贞洁告诉我们如何建设心灵的圣殿;您用清贫告诉我们真正的宝藏在哪里
那位朋友讲乐神父在教会媒体建设方面的执着可谓是一个狂人状态,可以说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亚洲教会。的确,乐神父一心为教会事业的服务精神也一直打动着我,让我常常想起这位前辈。
这位明爱会主任表示,「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孩童之前或现在仍然无法上学,没机会建设更好的未来;处境窘困的孩子更是如此。
教宗吁请众人建设一个地方层级与全球层面互相充实的未来,让少数群体的美好与富饶能在其中绽放光彩,较富裕的人能为较贫困的人服务。教宗接着谈到在封城期间民众自发性的掌声。
在一个思想狭隘和没有未来视野的病态世界中,让青年有话语权意味着开始建设通往未来的桥梁”。
接着,在谈到教宗方济各《众位弟兄》通谕时,这位全球圣公会的领袖说:“《众位弟兄》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文献,它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提出了具系统性、雄心和勇敢的愿景。
最后,教宗勉励与会者效法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出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借以建设一种以善、爱和关怀为特征的“新文明”。
尊重历史、年长者与受造界,以及致力于不同世代的社会对话和团结,这一切是建设更美好社会的基本价值,能促使人们在向前迈进时心胸开放,接纳移民和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