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香港教区共有五百名修女及二百多位神父、修士、会士,他们在堂区、牧民、教育上服务,成为传播福音的重要角色。
6月24日适逢洗着若翰瞻礼,芝加哥华人堂区本堂李东平神父(Fr.FrancisLi)热情邀请交流团的全体神父到圣德力华人天主堂(St.TheresaParish)举行弥撒,与芝加哥当地华人教友、修女和修士共同庆祝圣若翰瞻礼
她省吃俭用,经常支持修士修女和贫困家庭,也支持灾区。素琴用天主赐给她的智慧和双手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是天主的好子民,老人的好儿媳。
祝圣礼仪由温州教区朱维芳主教主礼,30位神父共祭,教区修士、修女,新司铎的家属和来自各铎区的教友们约4000多人参礼,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
此次课程还安排有:圣母学,该课程由正在修院给神学班修士教授圣三论的田春波神父讲授,田神父以自己的著作《圣母学》为教材,给教友们讲述了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中的重要地位。
正好过年时我们村来了很多的修女、修士,修女们还到家来看我,安慰我,给我讲道理。九日敬礼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很舒服,能吃点饭了。
徐大姐在住院期间,常常祈祷,神父和修士以及教友不断看望鼓励她。徐大姐在病了3个月后站了起来,并且能走到教堂望弥撒。她逢人就讲:“天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
与神父、修女或修士很接近。教理听得多,各方面道理懂得多,信仰强,信心高,乐于义工,甘作奉献,但重要的是立足于巩固并培养骨干和新生力量,按照“梵二”精神,作逐渐向外福传的辐射工作。
又如圣言会修士马瑞安·扎拉斯基,也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他们都是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天主的儿女,耶稣基督的追随者。
从开始就辛勤耕耘的PeterKelly神父和Stan修士授课。本教区和宁波教区的神父、修女一同参加学习。学习英语不仅使神父、修女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获得了一种”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