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在这种活泼的圣母特性和深入的民间信仰情愫下,我们不仅在走向信德的核心,也在走向基督信仰的灵修中。这里是巴伐利亚天主教信友信仰情愫的中心地。
教宗强调教会与家庭的关系不可被拆散。教会的使命和世界的生存需要受到家庭精神的激励;政治和经济必须支持家庭。教宗首先指出,家庭是每个国家和每个文化日常生活的主角。
神父说,对教友信仰有好处的都要讲,不论爱听不爱听,都要听。其实,神父在背地里一直看书学习,希望每一次都有改变,就是大家没有发现罢了,总是惯性地以为神父讲道理不好,那是没有用心听的缘故。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心情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就如中医所言,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根据我们日常的经验,我们会发现,那些经常心情不好的人,身体一定多病。
他说:成圣不在於不犯罪,不在於田地里没有丝毫的杂草;而在於不断更新热情,在於从现在起就立刻更新我们对基督与福音的热情。龙基神父解释说,天主对人的爱能激励人心,点燃激情。
有趣的是生灵(家畜)也不例外,争先恐后抢夺吃食,这家喂猪时得专人看管,防止那家的狗来吃,可那家的鸡却管不住,一群鸡把猪吃食时溅洒在猪盆外的食物啄了个干干净净,鸡还没离去,狗又窜出来把猪食盆舔个精光,真可谓是物尽其用
的确,天主的慈悲永恒不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因人的封闭而驻足,却从不厌烦地向人施予。我们坚信,在我们受到考验和软弱的时刻必会得到扶持,因为天主绝不会遗弃我们。
『不,丑陋的是罪!但你若是有罪,就要仰望那始终等待宽恕你的上主!』因为上主比我们的罪更大。」这就是「天主的慈悲,天主的伟大」。祂明白我们多麽微不足道,唯有祂是力量的泉源,所以「祂总是在等待我们」。
我必不留下你们为孤儿(若十四18)。教宗围绕《若望福音》中耶稣的这句话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表明,由於圣神,我们不再是奴隶,而成了义子,可以称呼天主为:阿爸,父呀!(罗八15)。
祂的爱是忠信的爱,即使我们背叛祂,祂也会不背叛我们。祂的爱是富饶的爱,总是不断繁衍,超越我们的一切怠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