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一至三章论及教育者以善牧耶稣的心去接触及聆听青年,让他们经验天主的爱,使他们与主相遇。第四至六章是慈幼式教育的核心:教育牧民团体如何一起计划以预防教育法去推动青年牧民。
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扉,迎接圣神的来临;圣神将改变我们,赏赐我们圣神七恩:敬畏、孝爱、聪明、刚毅、超见、明达、上智,使我们度一个圣善的生活,为福音作生活的见证。李主教说。
两位修女的家庭中最先接受信仰的是其母亲,由于她的善表,1992年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全家七口人一起领洗入教。
教宗勉励他们勇敢地与他人相遇,努力寻找与他人的相遇点,修建桥梁,在任何所到之处都能发现善的存在。
枢机指出,善度家庭生活的人,会明白良好人际互动的重要性:人是团体的一员,与其他人彼此共融,生活在关系网里。枢机论及友爱与「共融」的支柱,并表明家庭能成为整个人类大家庭的模范。
(信德网讯)(信德网讯)善牧已去,高风永存。7月26日早晨,凤翔教区伯多禄·吴彦超副主教殡葬追思祭礼在教区铁丰堂隆重举行,随后神长教友们扶柩移灵东指挥司铎陵园安葬。
这个平信徒团体的成员运用依纳爵灵修善度基督徒生活。为此,教宗强调,他们灵修的中心是「渴望成为行动中的默观者」。
礼毕,出堂门蘸圣水划圣号是带着欣喜的心情感谢上主、赐以平安、心毋妄思、意不妄动、乐与人交、善度光阴。
教宗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谦卑地进入自己内心深处,询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才能使教会的面容更加圣善。我们不应只是指责别人或制造替罪羔羊,而是需要在共融中通力合作。
我们登上圣山,登上梅瑟和耶稣的山,祈求耶稣唤醒我们的心,赐予我们圣神的恩典,在历史的每个时刻做出分辨,如何成为自由之人,如何拥抱善和感到被拣选,如何在爱沙尼亚和全世界,让天主圣洁的国民、司祭的子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