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谈到对话在公教教育机构的价值,青年人需要的不仅是言教,更是身教见证。教育是爱的行为。 教宗在讲话中谈到教育工作的3个方面。首先是对话在教育上的价值。
我认为我们正觉醒到这一责任,历史让我们意识到这一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教宗在写给里米尼大会信函中所说的,也是他在这几个月再三向我们重复的:世界需要一个新人类结构。
他说,首先要从堂区、司铎、牧灵委员会开始,教育基督信徒团体接纳吉普赛人的存在,认识他们,去探访他们,设法知道哪些是他们的需要,他们的问题是什么,特别要协助他们的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帮助照顾幼小子女处在困境中的妇女
病人能够向他人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状况和需要,怀著信赖的心哭泣,这为我们打开了视野,有助于康复,或至少可以缓解垂危患者的痛苦。”教宗接著指出,财务上的担忧不应超越与患者建立关系的需要。
因此,教宗表示,我们需要「关怀的文化」,「共同承担起责任」,所采取的「解决方案要能够克服能源的匮乏,促进国家和国际政策重视公众利益」。
这些让我们分心的事情,许多都是一直在影响我们内心,或者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需要,只有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听到它们的声音。
痴呆的母亲,智力也不是很健全的父亲,年事已高的祖父和两个年幼的弟弟,11岁的秀玲是如何学习生活的,她稚嫩的肩膀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孩子的命运令我们心酸!贫穷,不是孩子的错,却要他们来承受如此的艰辛!
天赐良缘、天造一对、天作之合,缘是天主的旨意,而非在人为,缔造一对幸福隽永的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同心同德通力去建设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努力不断为家庭添砖加瓦、增光添彩;还要彼此舍得,为了共同的家庭生活而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一些个人生活
会众在聆听了天主圣言后,以祈祷来回应,并为全人类的需要向天主呈上祈求。问:为什么信友可以在弥撒中祈祷?
这需要时间,需要付出心力,需要我们人人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