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弥撒结束之后,我刚走出教堂,迎面一张英俊、和善的面孔正向我微笑,插在领口的罗马领显露了他的身份。我马上笑着还礼:“神父好!”握手攀谈之余,这才知道他是北方的一位教区神父,在北京进修学习。
带她看电影,带她吃夜宵,帮她走出困境。让她知道,人必须靠自己,怎么样靠自己呢?只有独立自强、自食其力,才能不被人看不起。最后,她走出阴霾,如愿当了一名很阳光的医生。
该神父邀请所有天主教徒走出「舒适区」。青年回应「共同利益的牧灵工作」。雅加达(亚洲新闻)-参与印尼教会使命意味着「超越限制和障碍」,走向不同信仰的人。
(路10:1)司铎要像宗徒们一样,跟随基督,走出自己的心门,走出自己的家门,迈开福传的脚步,传播爱的福音。
在此机会上,教宗方济各向大会寄发视频讯息,指出三条道路,即“观看、评估和行动”,以使世界从新冠疫情造成的危机中走出时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这意味着“走出自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为天主腾出空间”,顺从地迎接圣神。“这是圣母的榜样。她在童贞的腹中接纳天主以前,先在她的无玷圣心这么做。”
“唯有默观的视野才能改变我们与受造物的关系,使我们走出生态危机。”教宗良十四世7月9日上午在冈道尔夫堡“愿祢受赞颂庄园”主持了首台照料受造界弥撒。
亚尔斯的名字,渐渐走出堂区、走出教区、走出里昂、走出法国、走向世界。如今,这个默默无闻的堂口,竟成了法国著名的教区。维雅内成就了亚尔斯,天主又成就了维雅内。难道天主不愿意成就我们吗?
教会“蒙召走出自我、走向边缘,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缘,而是人生中的荒野;那些罪、痛苦、不公的奥迹;那些无知及信仰的缺乏、那些思想以及各种形式的贫瘠”。
在平信徒的见证中,首先提到中东地区,尤其是伊拉克家庭的困境,频繁的战事严重影响到家庭生活。家庭被迫远走他乡,寻找安稳生活,青年人却因此丧失前程,老年人则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