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主日福音伯多禄宣示信仰的章节说,今天耶稣也问你们:你们说我是谁呢?你们要以年轻的心慷慨大胆地回答祂,告诉祂:耶稣,我知道你是天主子,为我们付出性命…你认识我也爱我。
但在心里,这位法利塞人既批评那位罪妇也批评耶稣,因为如果耶稣是先知,就知道那位触摸祂的妇女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他人并不坏,但他无法明白那位妇女的举动。
当上主为我们指示道路时,我们是谁,岂敢说:‘不,上主,这不谨慎!
谁若怀着慷慨和信德走这条路,就是给予人类希望和未来;谁若怀着慷慨和信德走这条路,就是在播种希望。我多麽渴望你们能成为希望的播种者。
教宗勉励嘉布遣会士成为伟大的宽恕者,因为谁若不懂得宽恕,他终将像经师们那样总是谴责他人。
接下来还有一句话:给谁的多,向谁要的也多;交托谁的多,向谁索取的也格外多。(路12:48)换句话说,天主给我们每个人的那份才能不一样,给的多的,天主要求我们所回报的也多。回报给谁呢?
可是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总是认为自己很聪明、很能干,又开始依靠自己的能力,完全忽视他,却忘了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为谁辛苦为谁忙呢?结果是越做越累,越来越不喜乐了,把事情当成了第一位,而不是他!
这需要阅读《圣若望福音》第十章中耶稣关於祂自己的一番话: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这里指的是从罪恶的状态过渡到恩宠的状态。教宗在谈论门时指的就是蕴含在耶稣这句话中的神学意义。
谁若是接纳,便会弃绝自我,让『你』和『我们』进入生命。」一个懂得接纳的基督徒「在缔造和谐时绝不埋怨,即使没有回报他也播种和平」。
一些重大的问题遂由此而来:在机器代替人类作决定时,我们必须掌握哪种可靠性,才能让机器决定,谁该受到照顾,以及受到怎样的照顾?基于怎样的原则,我们该允许机器来指明,谁值得信任,谁又不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