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许多享受,也是精神占多数,如各种文艺工作、文化活动,旅游,不都是为了精神上的享受吗?可见精神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世上如此,天堂更是如此,天堂上的福乐是无限的美好,天主是无穷美善。
主耶稣要投在地上的“火”是“爱人的火”,是“圣神的火”,是烧尽荒芜,清理垃圾,带来新生命的“重生之火”。这“火”就是天主自己,就是主耶稣基督,就是每一位祂在各个时代和地区所召选的门徒们。
耶稣在升天前曾向门徒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我们曾借着水与圣神成为了基督的门徒,肩负着福传的使命。
问:首先我们请教科马斯特里总主教谈一下诸圣瞻礼与追思已亡日的关系。答:在我们纪念生活在天堂上的诸位圣人圣女的同时,我们当然也要纪念那些先我们而去,正走向天堂的前人。
接着,德多纳蒂斯枢机反省当天的福音内容(参阅:路十一1-13)时指出,耶稣教导门徒们向我们的在天大父祈祷;在读经一中,亚巴郎祈求上主拯救索多玛和哈摩辣。
他说,“作为罗马主教,我愿意重申,对我们天主教徒而言,对话的目的是在合法的多元性中圆满共融,而不是单调的统一,更不是融合对方”。
因此,“在这兄弟友爱文化的旅程中,圣神召唤我们重新接纳安慰和希望必能实现的标记,它有玛利亚的名字、面容和心怀。玛利亚是门徒、母亲和朋友”。教宗方济各向第25届国际圣母学大会的与会者表达了上述思想。
宗5:27-41;咏30:2-13;默5:11-14;若21:1-19复活的主耶稣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显现给了门徒们,更委托门徒们继续牧放祂的羊群。
但是,紧握在小拳头中的笔却直指苍穹。那是,一种诀别的留恋。那是,一种无言的惊怵。最先看到孩子倔强的一幕,是废墟上的救援人员。他们为孩子留下了,足以感动全中国的遗照。孩子啊,就在天堂好好学习吧。
我的二姑蒙召升天时九十多岁,离开我们已四年了。现在我回想起老人家在世时的许多生活片段,感到她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她从不讲大道理,也不说豪言壮语,只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默默实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