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51年春在米兰举行的一次令人难忘的展览,该展览也成了一道分水岭,是20世纪上半叶卡拉瓦乔研究的顶峰,是对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卡拉瓦乔原名)的献礼。
这个现象类似於最初几个世纪对基督徒的迫害,以及20世纪无神论政权的大规模镇压」。圣座驻俄罗斯大使尤尔科维奇(IvanJurkovic)总主教向《亚洲新闻》表示,百余名天主教代表也将参加这个峰会。
沙百里神父于1992年出版《中国基督徒史》,这部作品描述了中国基督教信仰源远流长的历史,从西安景教碑一直到20世纪的中国教会。中国基督徒将福音精神浸润于中国文化,不断寻找适宜的发展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的离婚率很低,1978年统计的离婚率仅为3.4%。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3.18%。
自20世纪40年代起,900多份残余的手稿被发现于约旦河西岸谷木兰附近的11个山洞里。
另三位19和20世纪的慈幼会士:路易吉·瓦利亚里亚神父,是慈幼会派往哥伦比亚传教的第一位会士,他创立了耶稣玛利亚圣心女修会,照顾麻疯病人是这个修会的修女们的服务之一。
作为20世纪享誉全球的已故慈善家、诺贝尔和平奖得奖者特瑞萨修女(1910—1997)受到世界上无数人的爱戴。
俄罗斯神长们期勉「21世纪的信友们珍惜20世纪殉道者和公开宣认信仰者的记忆」。
乔博泰亚宗主教随后指出,在第20世纪进行的恢复基督信徒合一的运动,协助了各个教会克服它们的狭隘观念,令各教会得以在友爱中进行思考,而不是互相敌对。
天主教传入中国,至20世纪80年代几百年中,中国天主教在礼仪方面一直延用的是脱利腾公会议所制订的拉丁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