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为了爱人而不惜牺牲生命者,自然会主动打破那种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藩篱或不理解。这种爱不仅体现在十字架上,而且体现在耶稣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耶稣拯救世界之爱必须在他整个的人生中去理解。
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良知,走出世俗的藩篱,在灵魂的高处,你终于聆听到主的呼唤:“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到耶稣那里汲取丰富的活水,让耶稣为你洗灌,为你革新。夜阑人静,天籁无声。
这个教会拥抱整个世界﹐超越种族、阶级和国籍的隔阂﹐拆下屏障藩篱﹐把所有的人结合在对三位一体天主的信仰中。教会从一开始就是唯一、至公和从宗徒传承下来的:这是教会的本质﹐也应该这样被认识。
他同他的老师一样,临死前宽恕了迫害自己的人,他让我们懂得天主圣子进入世界开启了新的文明,就是爱的文明,这个文明在邪恶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它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让他们在天主子女的大家庭中成为兄弟。”
为这个在传统上就超越有形边界藩篱的地方,为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唤醒「宗教意识」,因为在基督信仰的光照下,人们会懂得如何合作,在多元文化中一起解决社会与经济上的问题。
在痛苦、死亡和毁灭面前,我们首先要推翻的是各国之间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的藩篱。须要超越这些政治思想障碍。要以人为本,因为人是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这让我们感到彼此更加接近。
教宗解释说:这表明应懂得透过对话和分享在差异中共处、修建桥梁和推倒互不信任和持有偏见的藩篱,借此成为团结互助的见证人及和平的缔造者。
然而,教宗指出,「唯有无所畏惧、跨越片面利益和意识形态藩篱并且携手合作」,事情才会有所改变。
因此,我们经常「拒绝与他人相遇,高筑自我防卫的藩篱」。当地团体「害怕新来者会扰乱固有的秩序,『窃取』辛苦建设的成果」。同样地,新来者也害怕「对峙、判断、歧视和失败」。
这封信函真情流露,打破一切藩篱和客套,没有使用「您」这个敬语,而是用「你」这个词表达出他们在将近一个月的会议期间培养的亲切感。在这段时间内,教宗、与会神长和青年「携手缔造了一小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