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我国奉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使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也为信仰自由提供了一些便利,为福传拓宽了道路。
一提起福传,很多人有一种“畏难情绪”:有的说一年下来,为福传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没有传上来;有的说向父母、亲人福传更难,你说话,他们心不在焉,稍不顺心,对你就不客气了;给同学、朋友等近人传福音,你刚刚提及福音的话题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有教会人士认为,虽然人口普查反映青少年数目减少,但这不一定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福传工作,关键在于福传质素能否提升。
我生在教友世家,从小接受信仰,父亲是虔诚的基督徒,一生在福传中度过,他在世时反复叮嘱我们说:“传教救灵是一个基督徒的首要职责……”而我工作几十年,借口忙,一直没有把福传付诸行动,由此心里不安,总想在退休后补上这一亏缺
无论干什么事业,做什么工作,都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福传理应如此,福传工作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语言福传:福传时我们首先贯用的是语言传播。
在金融或政治领域由于缺乏伦理道德观念而导致了自上而下腐败现象,枢机主教在最近的讲话中说,我们对政治和政治学家、经济和经济学家的福传工作不够重视。
福传二字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已不陌生,福传是每一个基督徒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农村是福传的广阔天地。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看法和认识。加大福传力度,领导是关键。在农村老百姓都有潜在的信仰和皈依宗教的需求。没有找到真神,这就需要我们引领播种。
“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的一切”(玛28:19-20)不要以为福传是神父和修女的“专利”与我们教友没有关系。其实每个信徒都有福传的使命。
以下是我在这些年的福传实践中所积累的一点感性认识,在此愿与主内弟兄姊妹分享,望对当前的福传工作略有裨益。 一、传教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