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儿子接受洗礼,那还要说起父亲的影响。儿子小的时候,很顽劣,常常给我惹祸,所以被老师请了去便成为我的家常便饭,被老师奚落也成为我人生中最难以面对的必修课。
2.核心内容:《父亲的心》宗座牧函目前还没有中文译本,从英文及意大利文的文本来看,此牧函共有9部分,除了前言与结语(含教宗所撰写的一篇圣若瑟祈祷文)两部分外,剩下的七部分是牧函的核心,核心内容是教宗方济各所罗列的
父亲节了,首先祝辛苦操劳了一年的父亲们:父亲节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对父亲有不同的印象,小时候觉得父亲是世界上最棒的男人,是心目中的英雄。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对父亲的看法也慢慢发生了转变。
宗教信仰自由了,但父亲并没有进堂,理由是有的人进堂念经,却仍不孝敬老人,贪占别人的便宜,不爱穷人,所以进堂还不如积德行善呢。而我的母亲却是一个非常热心、虔诚的基督徒,每天晚上坚持带着子女念晚课。
全能的天主,你的慈爱和照顾,借着人间的温情显示出来。你以圣召,召叫亚巴郎,使他成为万民和信德之父(创17:4;迦3:6-9),让为父者,效法亚巴郎,以信德率领家人跟随你,并在你的盟约中生活。
父亲离开已36个年头了,按常理应该记忆淡漠了,但他生前的音容还频频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强大的信号怎么也抹不去。真是寿终德望在,人去音容存。也许这是人们常说的亲情难以割舍的能量吧。
当然,这个“教育”也不单纯的是指我们上学时所学的课程,更多的是有关青年人格培养与信仰陶成的话题。那个时候,父亲在堂里负责礼仪方面的工作,对教会的事情也是相当的热诚。
天主不仅是父亲,也如同一位从不间断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另一方面,这个母亲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孕期’,远超过人体怀胎的9个月,而且孕育出一份无限循环的爱。
哪知一年后,父亲竟因病与世长辞。父亲为了不影响我在北京的工作和学习,病重时他不让家人告诉我实情,甚至临终前要求家人不通知我回家奔丧。多么善良的父亲啊!没能在父亲临终前见他一面,是我终身的遗憾。
而他正像一个父亲一样,出自本能地爱我们。危险来了,他对我们说:到我身后来,我来面对。而他在面对我们对他的伤害时却显得那样的无力,只是深情地看着我们说:我的孩子,不要伤害我了。我是爱你们的父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