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所讲述的故事从创世纪到启示录,从新约故事到旧约故事,还有公审判和私审判。西斯汀壁画共有2500平方米。如果参选枢机有慧眼观看,他们一定会明白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知道他们的决定是何等重要。
我们绝不可理睬魔鬼,因为魔鬼迷惑人且行骗术,我们却应以谦卑之心走近上主,在审判的日子与祂相会。在教会礼仪年结束之际,我们这几天省思了关於世界穷尽的问题,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默示录》也记述了有关的神视。
教宗也引用玛窦福音描述的最后审判图像,提醒信友们“爱德”是人类未来的命运以及审判的标准。在天主的国度里,天主接纳那些日复一日,努力了解圣言所传达的讯息与真理,在生活中履行爱德的人。
无论谁,若听我的话而不遵行,我不审判他,因为我不是为审判世界而来,乃是为拯救世界。拒绝我,及不接受我话的,自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说的话,要在末日审判他。”
关於这一点,罗马教区辅理主教祖皮(MatteoZuppi)8月18日向梵蒂冈电台表示,慈悲是所有人受天主审判的标准。
今时今日,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都已开始相信: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其败亡的原因之一,或多或少,都可能是由一桩极端残忍和不公平、不正义的审判而引起的。
以色列以十六年的坚忍顽强追捕到天涯海角,终于在阿根廷缉获凶手并押回审判,之后作出唯一的一次死刑宣判,并实施绞刑。国际法庭说,一个国家无权审判国际案犯。
我们死后,身体只不过是一个躯壳,而灵魂才是永恒的,在天主面前,审判是公义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瞒得过天主,难道在审判时,也要包装自己的灵魂吗?你不觉得可笑吗?没错,让我们拥有一个纯洁无瑕的灵魂吧!
教宗说,“耶稣来到世界上,使人类要作出选择,“选择黑暗的人将面临定罪的审判,选择光明的人将有一个救恩的审判”。教宗指出,审判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行善之前,需要成为卑微的人为了深入探讨天主这个最细微和最具决定性的特质,帕索里尼神父对《玛窦福音》叙述的“公审判”比喻(廿五31-46)作了仔细、全新的解读:这段经文指出,在末日时,上主将依据兄弟友爱的准则来审判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