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加尔默罗圣衣会只是个贫穷的修会团体,一些完全隐没遁世的修女,夫人独具超俗的慧眼,只在一次会面之后,即能看到天主的临在,心生向往之情。在此欣然译出她的两封书信,怀念她厚爱修女的情谊。
习近平主席也曾在此工作生活过。他很关心正定的发展和(包括正定老教堂在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我们这次研讨会的主角之一文致和主教也曾在正定工作和生活了38年(1899——1937)。
借此,我们生命中充满了耶稣的气息,充满了他在世生活时的气息,也充满了他离世复活后的气息。
苏静波大夫(左一)生前为教友诊疗2004年,苏大夫九十多岁高龄的姐姐(贞女)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住院治疗,由于弟弟妹妹和亲戚的精心照顾身体恢复得很快,但毕竟年事已高,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慢慢地便瘫痪在床了
发了初愿后,我又开始了读书的生活,这又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次转折点,开始面对一个新的环境,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忙碌的学习,时间节奏的加快,让我和主的联系日趋渐少。
貌似是不相关的两个个体,但和笔者一样,她们都得了让人谈虎色变的抑郁症,然而我们三人命运的轨迹却大相径庭,小琴已作古,陈玛利亚和笔者却快乐地生活着。
在《创世纪》的叙述中,辣黑耳因难产而死,她为了让儿子活下来而接受了死亡;在这里,先知却说她生活在流亡者聚集的辣玛,哀悼自己的儿子。
八、九十岁的老人,提及与他们生活过的传教士,就总是哭。想起他们的好,思念他们,藏民没有更好的表达,只会哭。离家远了,现在我知道了,思念生命中的故人,乃是一种挥之不去,伤感一生的乡愁。
每每来到主的圣殿,我都会心生酸楚,泪流满面,悲伤得无法自抑。在这种背景下,我迎来了蒙恩的九月。
主教座堂下午6时45分举行大礼弥撒,特别为澳门教区司铎圣召祈祷,由李斌生主教主礼,多位神父共祭。李主教首先强调,圣母蒙召升天是教会的信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