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固始为例,新建教堂能容纳一千多人,每主日爆满,瞻礼日堂外广场也挤不下。由于教友们参与传教事业,教友队伍日益壮大。
小雨出生在一个热心的老教友家庭,小时候的她是个听话的孩子,教堂里望弥撒时那个最虔诚的小孩一定是她。小雨渐渐长大了,走出了家门,好像一只飞出笼的小鸟。
当时,全国各地都有景教教堂,教堂都是由政府官员所建,而且政府还拨赐官田及民田的收入,作为各教堂的生活费用。全国的主教司铎都来自异邦。另外,也有一些独身的隐修士,根据文献记载,他们专务为皇帝祈祷。
然而,直到郎怀仁主教1861年将直隶东南教区总堂从威县赵庄迁到献县后,他遗憾地发现,河间城内并无供“习教之人”供奉、瞻拜天主的教堂。这次来河间,显然,他的目的非常明确。
我不知从哪里来的愿望,决心带领全家人去教堂,和李大哥一样成为基督徒。回京后,我与李大哥经常通电话保持联系,谈的多是信仰的事。后来李大哥送给我们一些圣教会的书籍及“信德”让我们去读。
教堂内所有的人不约而同地高呼:感谢天主!这一幕发生在2015年的圣诞节,现在想来内心依然感动无比。一部小品《财主与拉匝禄》将圣诞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公公为了让大家坚持进堂,号召大家一起读圣经、唱圣歌、念新经,又集资把教堂重新装修,整个小教堂显得特别神圣温馨。
常州圣母堂的沈神父在介绍弥撒结束后,沈神父为大家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常州圣母堂极富特色的建筑构思和灵修意义:教堂外形似诺亚方舟,又如一枚钻石戒指,隐喻天主的掌上明珠;内部拱梁呈心形状,其意心肝宝贝。
常常听到教堂里传出流行歌曲,仔细一听,才知道是许多热心人士将社会流行歌曲经过一番改编,或将其他教派的歌曲顺手拈来,而成为时下的教会流行音乐,这样庄严而神圣的弥撒圣祭也被我们教会人士流行了。
十二月的古城西安已经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但教友们不畏严寒,心怀热火,一大清早便陆续的前往位于天台路旁的华润二十四城三期三楼的教堂,堂区也为教友们准备了可口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