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1岁时进入圣言会的小修院,接受初中教育;19岁那年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加入圣言会;1962年4月7日,在德国的圣奥古斯定修院领受司铎圣职。同年修会派遣他学习汉语,从此之后,他与中国结上了不解之缘。
大修院教育的顺利成功与否,其重要的标志与基础之一,就是针对一年级新生,在入修院伊始所予以的培育。其培育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修生在修院后期整个的灵性与学习生活。
大修院教育的顺利成功与否,其重要的标志与基础之一,就是针对一年级新生,在入修院伊始所予以的培育。其培育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修生在修院后期整个的灵性与学习生活。
1923年,桑志华邀请德日进神父一起工作。此二位是最先对中国史前史进行了科学考察的科学家。
负责卡洛•沃依提瓦教宗列品宣福的申请人奥德尔蒙席在接受本台访问时如此强调。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一月三日至五日在教区圣神修院举行的圣职人员学习营上,多位神长和执事重申教会对建设社会的承担,称基督徒信仰能帮助社会建构核心价值,以回应目前的分化和贫穷等问题。
参加庆典活动的有教区24位司铎、小德兰修会的修女、各堂口正副堂长和各传道员及部分教友共七百余人。
自一九九九年查维斯上台之际就在委内瑞拉传教的西班牙籍献主会传教士何塞·曼努尔·西昆德斯神父,亲身经历了这个南美国家近年来跌宕起伏的变化,包括目前这场灾难。
至于第三个方式是从事社会及爱德服务,柯神父指明爱前总裁力理得神父使爱德工作趋成熟;达碑立神父开展智障人士牧民工作,可惜他英年早逝,同会方叔华神父延续这服务。
教宗借此机会谈论了此行中的两大感动时刻:一个发生在北马其顿德肋撒修女纪念馆,另一个是在为保加利亚的儿童开圣体时。教宗在北马其顿的德肋撒修女纪念馆与许多穷人相遇,照顾穷人的修女「温良又懂得抚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