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社会人士对圣教会的认知相当片面甚至不实,然而,很多人通过《读者》、《南方周末》、《海外文摘》等报刊知道了这位“穷人之母”、“贫民窟的圣徒”,对她产生由衷的敬佩。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人类对伦理问题的关注程度尤为突出。 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1991年德国著名神学家孔汉思神父提出了“全球伦理”学说理论。在国际上,广受关注。
1215年召开的第四届拉特朗大公会议对这个观念的训导极其重要,在表明理性的限度时指出:“在造物主和受造物之间,无论多么相似,差距却极大。”
现代传媒的显著特点就是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正是由于数码相机的使用和应用,电脑对图片的处理和制作,才使得传统的报纸和杂志的版面更加丰富多彩。
信仰,也就是对永生天主的信赖,并不排除人类的这一特性。相反,信仰鼓励这种探索的态度,以达到自身的圆满实现,导向那“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格前2:9)的超然境界。
如此读能使我们对该卷有一轮廓性的认识,知道该卷的主题及内容。读时最好将认为重要的部分或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用笔画出来,以备再次细读时注意。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把他们自己对天主和他的行动方式的理解投射到原文上。所有这一切因素都明显地限制了任何对圣经的“原意”或字面的解释。
自去年四月中旬,奉教宗委任为香港教区主教后,经过祈祷及反省,我对教区的未来编织了四个梦想或抱负。在不少堂区庆典中,我曾与大家分享这四个梦想,现在透过家书形式重说一遍。
英国政府的「教育标准办公室」几个月前也发现,由于宗教教育的标准是略为教一下,许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对基督宗教祇有「非常有限的理解」。
5月28日晚,在山东省招远市一麦当劳快餐店内发生了6个邪教组织成员殴打一就餐吴姓女子致死的严重暴力刑事案件,引起了网络及媒体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由此也引出了人们进一步对全能神邪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