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医院,一路上我满脑子都是姥姥往日的种种样貌:灶前汗流满面打点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农忙时地里送饭送水;灯下伴着经文缝衣补鞋;拖着病体参加一个个晚辈的婚配圣事;外孙祝圣神父时欣慰的笑脸;冒雨拄拐率领家人去望弥撒
这次探访给他们送去了钱和物,送去了天主的关怀,送去了神父和教友们的问候。当这些教友接到慰问物资时,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感谢天主。
厚雪覆盖了整个春城,教区爱心小组在庞神父带领下,看望了堂区行动不便的老教友,为他们送圣体,行圣事,并为贫困家庭送去慰问品。在爱的感召下,一些教外朋友领洗入了教。
记得二十几年前神父给我们送弥撒、(那时我们堂区没有本堂神父,由临近的范神父兼管)补瞻礼。晚上人们唸完经,等着神父来。可时间到了,不见神父来。有人说快回家哇,神父可能不来啦!
记得二十几年前神父给我们送弥撒(那时我们堂区没有本堂神父,由临近的范神父兼管)、补瞻礼。晚上人们念完经,等着神父来。可时间到了,不见神父来。有人说快回家哇,神父可能不来啦!
此外,我还骑着摩托车去给老人家们送圣体。那个时候我太注重效率,往往半天时间送五份或者六份圣体,没有时间陪老人们聊天。在最初的十年里,我像一台不停旋转的机器,每天不停的忙碌。
比如我们想到办公室拿份报纸,可到了之后,我们倒了杯水,喝了,然后就去干别的事了。我们往往把我们的主要目的忘掉,正如我们学习,身子虽然在教室里,但心思却放在窗外飞翔的小鸟身上一样。
当地人用水也非常困难,必须去很远的水泉挑水,来回一趟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用水也特别节省,通常是全家人洗脸只用一小勺水。看到他们的生活,我不禁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节约用水。
在慕道班学习期间,她感动于慕道班的志愿者与义工们每次在现场帮助端茶送水,组长和代父母的用心陪伴及无私的奉献。采访中笔者获悉,疫情的8个多月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本地教会亦因应沙士而制订牧民措施,例如圣堂入口亦不设圣水;所有神父和送圣体员,在送圣体前必须洗手;弥撒中避免身体接触,例如念《天主经》和互祝平安礼时不要手拉手或握手;要求弥撒停止送圣血和停止口领圣体,亦鼓励神父和送圣体员在派送圣体时戴外科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