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们强调,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并非天主的惩罚,却可能是结构性和生态罪行的后果”。拉丁美洲的主教们邀请这些国家领导人特别关注“我们大地上的男女,尤其是穷人”。
水资源的管理与“社会责任、生态行动的思维方式”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全球团结”联系在一起。总主教说,唯有如此,才能“为后代子孙增进并维护共同财富”。
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在“全球教育契约”灵感的启发下,世界各地举办了70多次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涉及的主题有:人性尊严与人权、和平与公民义务、整体生态及友爱与发展等多个方面。
圣座的公告指出,这些主题旨在展现出「整体生态这种模式顾及到彼此之间的关联,以及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紧密连结」,它「能启发新冠后时期粮食系统的革新」。
技术可以导向更健康的进步;国家、政府机构和公民团体共同参与作出新的承诺,推动整体生态。在讯息的最后,教宗发出呼吁,期望所有人对人类自己、我们的近人、受造物和造物主负起责任来。
在那机会上,教宗把关于女性默观生活的《寻找天主的面容》宗座宪章赠予她们,象征性的赠予世界各地的女隐修团体。
然而,他们凝视自己的女儿,跟我们凝视、默观玛利亚,截然不同。 人生痛苦,在所难免;玛利亚的痛苦却成了她的爱子、耶稣基督的奥迹的一部分。玛利亚的喜乐因她的痛苦而有,而她的痛苦亦是由她的喜乐而来。
五六年前,我就开始一方面努力钻研灵修神学,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上潜心默观神修。圣十字若望、托马斯·默顿、大德兰等灵修大师的著作成了我依依不舍的枕边读物。
在同类神学书中,肖老师这部分内容最大的特点是讲了古代哲学中的末世观与现代哲学中的末世观,我想这便于社会上教外的研究基督教的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便于大家交谈。
1994年3月25日,若望保禄二世教宗通过宗座简书《默观生活》,在梵蒂冈城建立了一座名为“教会之母”的默观生活女隐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