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众人和保护生命的神圣性是两大基本原则。政府的政策应当以这些原则为基础,在当前的卫生紧急危难中,扶持最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要洒脱地面对自己的生命,宝贝失去了,就不会回来,也不能留恋。可是,生命这个宝贝,要是你失去了的话,就会很糟。
圣保禄称,人类活着却在等待死亡(参阅:格后六9),他藉着这番话展现生命的吊诡之处。在众位先知中,厄则克耳以堆满干枯骨头的山谷来形容这个状态(卅七章):以色列仿佛变成了露天坟场,缺乏生命和希望。
从丰富的见证中,我们看到「走出去的教会如何已成现实」:许多教会团体捍卫生命、团队合作。科斯塔神父强调,这一点令人省思各种教会职务及本地化礼仪的相关挑战。
我认为他不只是出于一种人道意义上的对弱小的保护或对正义的捍卫,他的最内在动机更是对信仰的一种献身,对自己所信的一种保护。这是一种对更大的真理的顺从,对基督的一个永不间断的委身。
她在自己的手稿中谈到精神力量能抵抗生命中所有的负面情况,即使在那称作生命的力量也显得虚弱时。耶稣在祂的苦难和死亡时刻向我们显示了道德力量,施泰因的确效法了祂,我认为这对确定她的圣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基督徒若想与耶稣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若想灵性生命持续不断地健康成长,若想灵魂充满喜乐与平安,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读圣经。耶稣说:我给你们所讲论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若6:63)圣经里有生命。
3月10日凌晨1点30分,敬爱的陈焕章神父,在神父修女们的陪伴祈祷声中,在安国修女院宁静地被接回天乡。这一天是瞻礼七,是神父一生期盼的升天的日子。神父一生敬爱圣母,圣母允准了
我们自以为我们处于中心地位,声称拥有天主的家;因此,我们破坏了祂创造的和谐,我们变成了掠夺者,忘记了我们是生命守护者的使命。”教宗接着指出,地球需要我们经营才适合生活,但绝不能剥削地球。
本笃十六世强调了生命日以“在痛苦中生命所展现的力量”为主题的价值。因着耶稣为爱人类所承受的痛苦,人类的痛苦也有了另一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