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香港的省会长林仲伟神父〔图〕在台北接受天亚社专访时表示,他期盼在十六天祈祷活动里,促使更多青年信友,「认识、恭敬、再跟随」圣鲍思高,进入修道生涯,继承这位意大利圣人留下的青少年教育使命。
在家庭中藉着父母的教导和榜样,儿童从小就能学会认识恭敬天主的意义。真正的基督信仰教育不能不谈祈祷的经验,要是不在家中学会祈祷,以后便很难填补这个空缺。
晚8点,在一曲《AlmaRedemptorisMater》的颂歌中,圣乐分享交流会拉开帷幕,这首《可亲可敬救主之母》是天主教四大经典恭敬圣母经文歌之一,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天主教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作曲
很多开放的天主堂一般都明文禁止教外人拍照,害怕教外人把圣像拍去后以后会不恭敬,会对天主亵渎,所以有时教外人苦苦哀求,仍有遵守秩序的教友就是不开绿灯,教外人要么悻悻离去,要不找机会偷拍。
我们可以从他神操中的“原则与基础”很清楚地看到,人之受造的目的是为赞美、恭敬、事奉天主;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帮助人达到目的的方法,帮助多就多用,不帮助就不用,使徒工作是方法,经分辨后看清楚了是天主所要的,
所有饭菜也是货真价实、卫生达标、利润合理、祈祷真诚、弥撒不缺,更能慷慨大方、哀矜施舍,但在主日瞻礼却不守罢工,照常营业,到底是挣钱重要还是恭敬天主重要?这能说你是真的在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吗?
这是我亲身真实的经历,是我平常热心恭敬圣母、天天念玫瑰经的结果。现在我用这一真实的见证,向我冷淡的、不爱进堂的亲友宣讲,也向相好的教外朋友讲说。
在圣神的感动和帮助下,我决心从今开始,以恭敬的心,从《创世纪》开始读起,每天朗读三章圣经,让圣言成为我生命和生活的导师(咏119:24),唯独主有永生的话(若6:68),我愿意通过朗读和生活圣言,改变旧我
这意味著,我们只可恭敬天主,不可拜偶像。教宗阐明,拜偶像是把原非天主的一切予以神化。它不仅指异教的虚假崇拜,也对信仰常是一个恒常的诱惑(《天主教教理》2113条)。
圣母妈妈的双手向前张开,这是充满慈爱的诠释,其含义就是让我们这些远离天主的人,重新回到圣母妈妈的怀抱,重新回到天主的恩宠当中,更好的恭敬天主,做他的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