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本堂刘永斌神父成立了慕道小组,当时只有几个人,后来发展成了有主管神父2人,福传义工80人(年龄在30至81岁之间)的慕道中心,并且专门设立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
坎塔拉梅萨神父在将临期讲道中,首先用昼伏夜出的鸟丝毫不知白天发生的事这一隐喻来比喻无神论科学至上的推崇者们。
在战火连天的国家,诸如塞内加尔、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南苏丹和索马里,明爱会在地方教会的协助下,努力地在流离失所者的营地里服务,协助他们和谐、和平地共同生活,促进修和。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提到两位宗徒的见证,指出“在他们的历史中没有将他们的才干置于中心,而是与基督的相遇改变了他们的生命。他们体验了使他们获得痊愈和自由的爱,因此成为使徒和帮助他人获得释放的司祭”。
人人都能在大圣若瑟身上找到一个「悄然经过的人、日常的身影、谨慎而沉默的临在,以及艰难时刻的代祷者、支持者、引路人」。
以家为中心从历史上看,清明曾是——现在仍是——划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日子之一。最早的祭祖是寒食节,可以追溯到周朝。活动会持续一个月,在此期间禁止生火,即使是为了准备食物也是不可以的。
海莉非常享受描摹教堂的时刻,所以她决定画下自己领洗并参与礼仪的教堂——圣洗者若翰堂(St.JohntheBaptistChurch)。
之后,儿子委托妈妈从“信德”的中缝求援信息中,找了一位家庭十分贫困的病人,把工资打给了进德公益。其实在这之前,我已把这种理念灌输给其他孩子。
他在信中写道:家庭是暴力的首要受害者;由於夫妻两地生活、贫困处境、不和及分居,家庭经常不稳定或遭到摧毁。家庭是传授中非特别需要的宽恕、和平及修和文化的场所,因此,家庭必须受到保护和维护。
有一位教友,平常特别热心帮助穷人,不仅施舍钱财,衣物给贫困可怜的人,甚至还把大街上无家可归,衣衫褴褛,满身脏臭的乞丐领到家里,好吃好喝地款待,同桌碰杯喝得尽兴,仿佛是遗失多年的兄弟再次相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