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第一篇读经讲述,玛弟亚按照命中注定的,获选取代犹达斯的职位,「因为他见证了上主的复活、这份爱的恩典」(宗一15-17、20-26)。教宗表示,「朋友是与之分享自己秘密的人」。
当天福音记述耶稣复活纳因城寡妇的独子(路七11-17)。教宗说,耶稣在民众面前有权威,因为祂良善心谦。
《工作文件》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即辨别、诠释及选择,而《结束文件》则反映了复活后的耶稣陪伴厄玛乌门徒的结构,即与他们同行、他们的双眼开了,最后他们毫不迟疑地启程上路。
复活的耶稣在行走中与我们相遇,这条道路同时是我们每个人蒙召所活出的现实状况,也是我们的内在旅程,经历著光明与黑暗的信德和望德道路。在这行程中,上主与我们相遇、聆听我们并对我们说话。
2008-9-3星期三阴/雨Br.Francis说为什么耶稣复活后,手上的伤口仍然保存给我们得见呢?那新的生命为什么留有旧生命的伤口?
曹世善神父、李俊峰神父在庆典弥撒中 曹神父在讲道中说:“主耶稣以他的圣死和复活赐予我们崭新而丰盛的生命,我们应以爱还爱,在这炼灵月内,尤其要为炼灵多祈祷,多行爱德的善工,要踏踏实实为爱付出、勤勤恳恳为爱奔走
天主在恶——原罪中生出善,在失败中仍得到胜利,犹如耶稣自死者中产生生命(复活)一样,更加显示天主的全能与伟大!因着圣母降生耶稣,人类有了得救希望。我们虽然染有原罪,但借着圣洗已经得到赦免。
每年有52周,而仅仅是在这一周,我们被要求纪念主耶稣受难、死亡和复活」。 总主教最后说,「圣周作为礼仪年历中最严峻的时刻,将带领我们朝着主复活日的喜悦迈进。如果你们想出门度假,请在圣周之后再去。
当天的福音也讲述了耶稣的哭泣:耶稣的朋友拉匝禄过世后,耶稣与亡者亲友一同哭泣,然后使拉匝禄复活(参阅:若十一1-45)。教宗在讲道中解释道:「耶稣也有朋友。
4月16日礼仪选读的《福音》指出,复活主耶稣显现给门徒们,他们「由于欢喜,不敢相信,只是吃惊」(参阅:路廿四35-48)。教宗于是引述了《圣经》中多次提及的「莫大喜乐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