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过救赎工程向人类显示自己是一位强有力而且仁慈的天主,他是受压迫者的避难所,他不忘记穷人惨痛的呼声,他爱护正义与公理,他的慈爱弥漫大地。
不难发现,尽管在GDP数字上,北京市民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依然过着穷人的生活。本来可支配收入就不多,但他们依然将三成以上的收入用于储蓄。
阿雷佐市民为教宗献上的礼物是为穷人的献仪,金银匠们也为教宗特意打造了一枚胸前佩戴的十字架,这些匠人也在目前的严重经济危机中受到打击。
默观生活能让人更好地聆听天主圣言;为穷人服务使人在他们的面容上认出基督。告天主子民书的最后部分是写给世界不同地区教会团体的,并针对每个地区教会宣讲福音的个别情况说出鼓励的话。
当然,我们天主教历史上曾有圣人因为情境紧迫把祭布给穷人让对方得到身体温暖的。这本也是对天主不敬,但这圣人却是中悦天主的,这样我们才可以说只要心中有主,不必教条死板。
如果不坚信施舍给穷人,必有宝藏在天上(玛19:21),那又怎能将自己的钱物白白地送给他人呢?如果不坚信为最小兄弟做的,就是为主做的(玛25:40),又怎么能将扶弱助残救苦济贫的善工坚持到底呢?
穷人的景象也清晰地印在这次使徒之旅中。最后一点是对圣母的敬爱,他说:教会若不承认圣母在教会中地位,不明白玛利亚在最后晚餐厅与宗徒们同在,教会注定是一个不孕的教会。
一女人声音说.这是穷人坐的船,简陋简单,普通朴实无华,船头船尾各有一船夫,无视男人女人们的惊呼怪吼,悠然地仰着头凝视着远方,载着风风火火大呼小叫的我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还没到么?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大更多更好的善事,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很难遇到做大好事的环境和机会,因此也就应当调整思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像被誉为穷人之母的印度德肋撒修女所说的那样,怀大爱,做小事
德国哲学家布洛赫说:耶稣活出一种无出其右的生命,他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向下’倾向:关怀穷人及被忽略的边缘人……他宣讲爱,而非刀剑…&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