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是教宗的意愿,在迎接耶稣诞生的时刻也庆祝每个在这世界上才开始、处在成长中的生命价值、美好和尊严。也要照顾、无条件地尊重出世前在母胎中和出世后的生命。
我们要收敛心神在那里逗留一些时刻,让我们以心灵的目光注视耶稣的面容,让祂的光充满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照耀。教宗也指出,圣史路加强调,耶稣是在祈祷时改变面容。祂沉浸在与天父的亲密交谈中。
教宗表明,在做抉择的时刻,最重要的参照点是「自己的良心」。青年要「怀著满腔热血,喜乐地展望未来,作出正确的决定」。当然,生活中肯定需要冒险。
仰望圣体圣事中的耶稣,我们就会实现关于耶稣在十字架上死亡时刻的预言:‘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若十九37)。
舒恩神父受到美国广播电台(Nbc)的邀请,在1930年每个主日都参加一个名为“天主教时刻”的节目。1950年,他那清晰易懂的言词也透过电视通传给所有人。
我们能坐在这美丽宽敞的教堂里,是因为有许多人无私的奉献、付出及祈祷,所以我们需要时常感恩,并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基督徒。
圣座国务卿指出,梵二神长们「坚持,在庆祝神圣性的礼仪时刻,参礼者得到圣化」;教宗方济各也曾如此表示,说:「礼仪是教会全体子民的生命。」
当一些不好的时刻来临时,有多少次想说,‘主离弃了我,不再爱我了’,并想离开上主。但是,保禄深信,上主永远不会离弃他。他在自己的生命中领会了基督的爱。
而且在必要时刻,他还是个「坚定的对手」,但「他始终尊重对方、诚恳待人,从不摆出敌对的态度」。他能在事物上分辨「天主的时机」,教导人们分辨乃是「防治灵性盲目」。
耶稣自己经历了“没有房屋家舍”的难民的苦难,祂还面对威胁,直到最后死亡的时刻。但是祂的诞生带来了希望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