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进入了分享见证环节,王春玲姐妹、杨禾青姐妹、骆五金兄弟等做了分享见证,他们均表示:无论生活遭遇多大的磨难,只要信靠主,求助垂怜,天主不会抛弃我们每个人,天主的爱是无穷大的,我们要坚信天主爱我们!
杨凤霞姊妹激动地说:“我们福传员就像火车头,在积极服务的同时,要做到讲道理有系统,守主日要按时,要尽心尽力把后面的车厢带好,在教友中树立好榜样。”
当天上午9时30分举行殡葬弥撒,由教区杨祥太主教主礼,唐山教区方建平助理主教襄礼,彭鉴道神父证道。彭神父在证道中,讲述了陈主教的一些生平事迹,并详述了死亡、永生、基督徒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高家岭堂口的杨凤霞分享说:“虽然奉教多年,但主日给教友们分享道理的经验可不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打怵,但我的信念是不怕困难往前闯,只要天主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愿意为主做工。”
参与这次论坛筹备工作的延安教区杨晓亭主教指出,本次论坛的与会人员来自不同的团体,基本上都是中青年阶层,圣召培育队伍更加年轻化、水平更高。
天主召叫梅瑟时,从人的角度来看,梅瑟是个「失败者」,逃到了米德杨的旷野。就在那里,天主邀请梅瑟再次照顾以色列子民,梅瑟却争辩抗议,因为他认为自己承担不起这项使命。他每次祈祷时,都会问天主:「为什么?」
其妻杨侯女,38岁,“癫痫病”患者,现已失去行走能力,只能长期呆在炕上,室内摆设非常简陋,家庭成员多,负担重,一家人衣衫褴褛,经济十分困难。
她还对我说:"杨涣,没事要勤上教堂,勤办神工,这是我们做教友的本分。" 罗金枝平日爱"串门",但她的"串门"是有针对性的,她爱串那些还没奉教的人家的门。
“信德”社、《中国天主教》和《教友生活》编辑部的老师给我寄来了精美的挂历和贺卡,上海光启社的编辑老师给我寄来了精美的圣诞贺卡和一套图文并茂的《鲍思高小传》,《荒漠清泉》的庞志刚神父寄来了贺卡,太原杨家堡堂区的刘文锦老师寄来了挂历
和李世连老人同住一个帐篷的杨秀珍大妈,看到我们的修女为给李老汉买双布鞋,跑了一趟又一趟,她感慨地说:“嗨!平时那里有人管他吆。你们这些修女就是心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