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村和周边教友就找王马窦为新生子女代洗,教要理,教圣歌,更重要的是外地神父避到他家他好接好待,如果神父要到另一个地方去,他连夜用自行车送走,并且经济上予以帮助。他一心想着教会的事,无所畏惧。
这些论断主张自有其理。但如何具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避免拾人牙慧、上人圈套,还要推敲。但不至于因此就把宗教作为世俗道德的对立面或西方的枷锁加以贬斥,痛快地扬此抑彼。的确,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很要紧。
童年时代的我,因受外祖父的教导,要理背得滚瓜烂熟,每天都祈祷念经。
(225条一项)再看看《要理问答》说的更详细:“谁有福传的本分?教宗、主教、神父、执事、修士、修女、教友都有传教的本分。”进一步又说:“为什么教友有传教的本分?
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关心过我,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常把我锁在房间里去打牌,从来没有辅导过我,只会逼着我学习、向我要成绩,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爱和温暖……”我告诉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儿:“找到耶稣就找到幸福
很不凑巧本堂戴神父去国外学习了,理院周维秀修女接待我们。
李桂荣仔细阅读了,他要详细了解天主的道理,王俊英觉得在文化高的人面前,怕道理讲不透,便去请教会知识懂得多的人来讲解,终于感动了李桂荣。领洗后李桂荣用心学习教会道理,还把妻子、儿子、女儿都领进了教会。
当日堂区内的多个活动中心都对外开放:很多青年正在学习、孩子们则看儿童动画故事、学要理、一个家庭讨论分享会正在分组进行……堂区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看来现代化教堂,其附属设施也该多方位设计使用。
教宗方济各5月26日在圣达玛索庭院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从这个问题开始,继续展开以祈祷为题的要理讲授。教宗这一次论述了抗拒祈祷的诱惑:我们祈求,却没有得到聆听。对于这个问题,教宗从《天主经》寻找答案。
圣父教宗叮嘱青年要认识自己。「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所是,而非你所拥有的」,更不在于「你所穿的服装或鞋子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