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谈中,达阿拉戈纳神父的思绪转到不久前遭到袭击的纳匝肋、革责玛尼和大伯尔山。“显而易见的,现在我们必须重新构想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包含旅行在内。这种方式至少要持续到找到疫苗为止。”
十七岁时,她的头脑中就清晰地意识到了信仰的普世性意义,加之其出色的灵修和使徒生活经验,充分意识到了祈祷是可以搬山的超性力量、基督的爱德是全球适用的表达方式。
2004年5月被选为方济各会圣地守护人暨方济各会熙雍山会院院长,一直任职到2016年4月。2005年至2008年兼任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区副主教,负责牧养圣地讲希伯来语的信友。
上星期五在以色列莫兰山发生严重踩踏事件,45人死亡,众多人受伤。教宗表示:“我一定为这个悲惨事件的伤亡者和他们的家人祈祷。”
弥撒前,主教偕众人游行至堂院内的路德圣母山前,一起祈祷、读经、歌唱、献香等祝圣了圣母山,把教会托付于天上的妈妈看顾,并为世人代祷,随后以十字架为前导进入圣堂开始弥撒。
耶稣在最后晚餐后、遭犹达斯出卖和被捕前,来到橄榄山。祂在那里,在极度恐慌中恳切祈祷。就在那个祈祷时刻,耶稣称天主为“阿爸”,父亲。这个耶稣的母语阿拉美语词汇,表达了亲密、信任。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
我来了,来了从山的高峰上走来从海的浪潮里走来用险阻和风浪做生命的海洋就会坚强的去追赶那尽有的一缕灿烂滚滚的碧浪满载着不屈不挠的希望扬帆远航我来了,来了从真理中走来从生命中走来面对世界的酸辛苦难明了的心胸会找到人生的驿站理智的思念为明天的生活披戴碧空蓝天迎着腥风破浪追赶徐徐升起的朝阳载着满腹创伤走入了一个神圣的地方一声声赞美击醒了浑噩的梦境一声声的感恩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次火种阿肋路亚
今天全面对外开放的洪家楼教堂,除了在圣殿内不能随便拍照外,在堂区任何地方,包括“耶稣善牧花园”和“圣母山”前可以拍照,个人留作纪念,不收取任何费用。
记得多年前,在静山的一次避静中,我不用任何的书本,在圣神带领下,就用心神去拜苦路。奇怪的是,在苦路的每一处,我感受到全是圣母的心境,我体会到的都是母亲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