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就是如此,天主就如慈爱的父亲,希望我们幸福地生活,并把最好的福分给予我们。凭着这个信念,我们或开心地打理家务,或愉快地会晤朋友,或积极地打拼事业,借此参与和天主的友谊!
无一不是揭示他在所作所为中所表现的仁爱慈善宽容温良:他对品行不端罪妇所说的话:没有人定你的罪吗……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若8:10-11),将他的仁善慈爱推向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要始终保持无罪状态却是难而又难很不容易,因此主耶稣就为我们立了告解(修和)圣事,让我们在失足跌倒之后能够借着祂受难死亡的救赎功勋恢复因罪而失落的恩宠,使我们这些像幼稚孩童那样在反复摔跤之后仍然能够重新爬起来,不断感受祂的无穷慈爱
然后,他接着说:“我要永远聘娶你,以……慈爱、怜悯聘娶你。”在耶稣身上,上主对人的这份渴望成了血肉的现实。
进入教会后,渐渐明白,那些看似神奇的现象后面,是天主的美善使然,是天主的慈爱使然。
她那充满关怀慈爱的心,对贫富贵贱都一致爱护,包括接纳每一个人。她被派遣在教育的园地里从事福传的工作,犹如亚巴郎一般,推动她的力量是信德:我有信德,我期待天主的眷顾,而祂会供应一切。
当加尔各答第一所麻风病收容中心正式为病人服务的那一天,修女专程前往,她亲切地与病人们一一握手,并慈爱地抚摸他们溃烂的肢体和变形的脸庞,让饱受冷落、饱尝孤独的病人们深切感受到人世间的爱与温暖。
因此,自上而下由天父而来的慈爱关系,应当转化为我们与兄弟姐妹的新关系。事实上,每个基督徒都知道他可以获得罪过的赦免,因为天主永远宽恕,天主宽恕一切。
这种亲密关系是真正祈祷的独特果实,让人看到、体味天主的慈爱计划,祂准备具体、随时和慷慨实现的仁慈意愿。缺乏这种亲密经验,就没有真正的信仰生活,顶多只是以圣职为行业。”
在当天下午的默想中,博瓦蒂神父表明,「转求」意味著「怀著慈爱出手援助」那些「需要天主的宽恕及修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