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在曼谷市讪盛区圣方济各.沙勿略堂举行的一个活动中,乌汶教区荣休主教本伦.文萨(BunluenMansap)及“反吸烟行动及健康基金会”主席帕基.瓦迪沙多基(PrakitVatisatogkit
(以上摘自《新世纪周刊》张雄/文) 最后,我想引用先贤徐光启的名言,作为结束语。他说:“佛入中国千八百年矣,人心世道,日不如古,成得何许!
我一听“旅客”,就想起来已故的滨尾文郎枢机。这位日籍枢机曾任宗座移民及旅客牧民委员会主席(1998-2006),为旅客服务是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之一。
徐文洲副主教代表主教致年夜词。他根据主教讲道精神,提出“关系比事情更重要”的理念。他说,真诚合作,必有发展。随着音乐的响起,活力四射的修士们唱起了“主,求祢差遣我”,歌声高吭铿锵,震撼灵魂。
这是在教会纪念劳工主保和世界庆祝劳动节的日子里,教宗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的帖文。圣若瑟工匠的节日由庇护十二世教宗于1955年5月1日设立。生活、工作、爱在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也提到了圣若瑟。
因教友人数增加,张必贤与李文亭教友奉献三亩地建砖木结构教堂七间。“文革”期间教堂被毁,改建张白小学。1983年退赔教产,本堂侯景义神父及会长确定教堂新址。
礼仪当中,宣读了死在集中营内一位犹太女孩的信件,并且纪念了民族的义人,他们舍命为救犹太人的性命,其中有许多天主教徒和神职人员。
天使宣报和圣母玛利亚听到的万福,上主与你同在这句话,是对巴拉圭人民的呼吁,要他们不丢失记忆、根源,以及他们从殊死抗争的信徒那里得到的许多见证。
因为他们身为度献身生活的人,主要任务就是到全世界去宣讲和传播基督的国、把福音带到天涯海角(参见《献身生活》78)。
若自己的近人都感受不到那份应得的爱,有何颜面去向外人宣讲得自信仰的喜乐?原来,福音并不是一套华丽动听的演讲词,更不是一系列感天动地的传奇故事,而是一种生活。正如主耶稣用三十年的时间所展示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