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复活后,多默宗徒要求触摸耶稣的伤痕才肯相信;玛利亚玛达肋纳直到耶稣呼唤她的名字才认出那是耶稣;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与耶稣相遇,让这位神秘的旅行者一路陪同他们。
他此行是带领旅途中的天主子民与基督相遇。 的确,人总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根源,这是人永不满足的欲望,基督信徒也如此。早在中世纪,前往圣雅各伯墓前,到罗马和耶路撒冷朝圣的信友已络绎不绝。
本台特派员迪奥尼希从首尔作了以下报道:让我们为对话、相遇及克服差异的新机遇祈祷,我们也祈求为有需求者提供人道协助的慷慨工作得以继续;更多人承认所有朝鲜半岛的人皆为兄弟姐妹,大家都是一个家庭和一个民族的成员
教会有义务保持希望的灯火永不熄灭,使它清晰可见,如同救恩可靠的标记不断闪耀,光照全人类走上与天主仁慈的面容相遇的道路。
从爱到知识、到分辨、到满全的道路通向成圣、得救、与耶稣的相遇;另外一条路则通向自私、自以为是的傲慢,以及外表的‘圣德虚荣’。
与善行让更多的人加入基督爱的大家庭当中来;让他们饱享福音的喜乐与平安;凡参加的人员都对此活动身怀感恩;因为只有在圣神的推动之下;福音的喜乐才会彰显出来;只要我们不断的;持之以恒的输入属神的语言与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与主相遇
然而,最重要的,不是耶稣的治愈,当然身体的治愈是另一种治愈的标记;也不是耶稣所说的动人话语,虽然这话语的确有益于人与天主的相遇。
人类正义是有缺陷的,执行死刑剥夺了被审判者恢复其造成的毁坏的机会,剥夺了人藉着告解表明自己内心悔改的机会,剥夺了人悔悟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可以将人引向忏悔与补赎,从而与慈悲之爱和医者天主相遇。
可见,在我们面前是一幅爱的相遇、期待、热烈欢迎、充满仁慈的图像。问:教宗方济各在上任之初曾说过:天主从来都不厌其烦地宽恕我们,我们却对请求宽恕感到厌倦。我们为何对天主的宽恕失去信赖呢?
教宗说:倘若不悔改,不把法规转化为具体的态度,不藉着祈祷与天主相遇并接纳祂的圣言,不寻求正义与和平,不救助穷人、弱小和受压迫者,仅仅按照字面意思拘守法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