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日上午8:15的弥撒中,262位慕道者从北京南堂本堂主任司铎张天路等5位神父手中领受了圣洗、坚振、圣体三件入门圣事。
第二天主日弥撒中,新教友初领圣体,与主耶稣结合。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会接受“再慕道”培育,在信仰的引领下快乐地、积极地生活,怀着希望,迈向永恒的圆满。
少年真福卡洛·阿库蒂斯因特别敬礼圣体朝圣地而广为人知,并深受年轻人的爱戴。
指出获得大赦的条件是办告解领受修和圣事,领圣体并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
(三27)不灭的光提到在洗礼中,受洗者从复活蜡烛那里点亮的自己手中的蜡烛,教宗指出,“那是基督之光,催促我们聆听天主圣言,持续在圣体圣事内与上主共融,从而维系并滋养这个烛光”。
同时,信友在领受主基督的圣体圣事之前,互相表达他们在教会内的共融,及彼此间的爱德。
在基督信徒之间,和平这个名词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成了描绘圣体圣事的名词。基督的和平就临在圣体圣事内。透过所有举行弥撒圣祭的地方,一张和平的网伸展到整个世界。
年少的维雅内曾经在爱居礼(eacutecully)附近的一个房门紧闭的家里,参与了一次弥撒,第一次领受了圣体圣事,圣事坚强了他内心的渴望:“我将成为一位司铎。”
这个动作和话语是主耶稣每天用餐时的习惯性动作,这是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建立圣体圣事的特定模式,这也是弥撒圣祭的核心。
走到每个参观的圣地,都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言语,不同民族,不同肤色和发型的信徒,排着长队,平静而虔诚有序地等待着朝拜并亲吻圣地及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