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说,福传有时意味着伟大的牺牲,甚至是殉道,福音的宣讲经常包含着想象不到的困难和痛苦,他说,但是尽管问题常常出现,甚至还有受迫害的现象,但教会不会因此而气馁!
斐洛尼枢机5月13日在宗座传教善会全体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指出在座的很多人在自己的国家、在饱受迫害、贫穷、暴力、冲突、被边缘化等悲惨情况中工作。
据非政府组织OpenDoors报道,伊朗是世界迫害基督徒最严重的十个国家之一。
“世界基督信仰合作联盟”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各国遭到迫害的基督信仰团体,并为陷入困境的兄弟团体提供具体的帮助支持。
由於该运动主席马蒂内斯日前访问了黎巴嫩和沙特阿拉伯,本届大会也格外关注受迫害的教会,邀请了来自中东的见证人莅临现场。
他在出访前向这三个国家的居民发表视频讯息,说:「在黑暗、暴力、迫害的时代,自由的火焰没有熄灭,反而启发了对未来的希望,期盼天主赋予每个人的尊严都能受到尊重,我们人人感到蒙召携手合作,建设一个正义且友爱的社会
教会指出,为逃离暴力、宗教迫害的人提供保护是我们历史的基石。
当时,仇恨基督信徒的风气,导致不少教友为了信仰而遭到迫害。
修女说,只因为是基督信徒,便要受到迫害,因此,他们极需要各方面的援助,尤其是医药和医疗的援助。夏蜜修女说:“西方人对伊拉克人民有爱德的义务”
这些原因不可谓不具体和迫切,但就法理层面而言,《拉特兰条约》的第24条确实构成了教宗从昔日的国际仲裁人到今日恪守中立立场,以和平代替偏袒一方的态度,这一态度即便在二战期间宗座饱受威胁,地方天主教会在德、波、苏等国家遭受极端迫害时也未尝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