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进无人的房间,德国人请愤怒的留学生坐下,为他送上一杯茶水,然后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纸,放在他面前。留学生拿起看了看,是一份记录,记录他乘坐公共汽车曾经被抓住过3次逃票。
没想到我说完这话,他更加愤怒地对我说:“我不想听你说这些,干脆咱俩分居算了!”我俩平常相处的很和睦,一提教会的道理他就心烦,我想也许是魔鬼的诱惑吧。
记得《正视人生的信仰》中的这样一段文字:在痛苦面前,若你感到自己“逃不了”的活,最佳的策略还是勇敢地面对它,接纳它,逃避、埋怨、愤怒、悲伤、失望等只会加深痛苦。
最让人愤怒的是:在弥撒进行中,居然有参与共祭的神父和穿着会衣的修女也加入到拍照的行列!建议本堂神父与当地礼仪小组联合起来制止这种现象,这是非常必要的。
这意味着要根除随意判断他人,以及在弟兄背後说他们坏话的行为,《劝言》已写明这点;必须抵拒那滥用权势逼迫他人屈服的诱惑;避免让他人为我们所施的恩惠『付出代价』,或将他人施予我们的恩惠视为理所应当;我们切莫因弟兄的罪过而感到愤怒和不安
它尤其令人信服的表现是在达卡这里去年遭到残暴的恐怖袭击後,众人同表愤怒的反应,以及国家各宗教人士发出的明确讯息,也就是天主至圣圣名绝不能被用来辩白针对他人的仇恨和暴力。」
一如今天的世界,它常常被恐惧和愤怒所困扰,这恐惧总是针对陌生人、与我们不同的人、穷人,把他们当作是敌人。教宗说,如果我们孤身一人时,即使我们是基督徒也很容易陷入恐惧。
我们过于狂怒,不懂得克制,对每件事和每个人都愤怒不已。不幸的是,往往谁叫喊得越凶,谁脾气发得越大,似乎他就占理而且得到赞同。我们所领受的圣体是温和甘饴的,我们不可受傲慢的影响,不可被烦恼所控制。”
这些幻灭会使我们「变得愤怒」,或者受到「放弃」的诱惑。教宗指出,上主先告诉你「这不是该走的路」。祂召叫你「此时此地成为传教使徒;祂先拒绝所有会催眠你、使你消极、麻木又冷淡的声音。
法新社22日称,梵蒂冈和中国续签协议将面临美国的“愤怒反应”。在中梵官宣续签协议的前一天,梵蒂冈教廷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主教21日在接受意大利媒体访问时称,“中梵关系将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好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