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文的意向包括:为教会﹐为世界和平﹐为中东国家和世界各地战争与暴力下的受害者祈祷﹔为被迫流离失所者及难民能够尽快返回家园祈祷﹔为无辜牺牲者所倾流的鲜血成为新中东的种子祈祷﹐使那地方更加友爱团结、更加和平与更加正义
虽然只有两三个区域陷入动荡之中,动荡尚未蔓延到全国或整个首都,但已经造成很多损坏,成千上万的家庭被迫离开家园。这些民兵经常烧杀掳掠,与冲突毫不相干的善良百姓因而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剥削的形式五花八门,诸如「强迫劳动、性剥削、强迫结婚、器官贩卖和儿童兵」等;其成因不外乎是「各种危机、冲突、天灾,以及自愿或被迫移民」。「受害者中有不少儿童。
那里从今年4月开始有很多人被迫逃离,据说难民人数多达20万。人们怀有一丝希望,期盼局势有所改善。」
文革期间,先被软禁,而後被迫劳改。其後,国内宗教生活恢复,於1981年12月10日晋铎,之後在丰家营、王家堡、上元观等地做牧灵工作,在人们的记忆中,他是一位快乐的人,致力於照顾教友,不惜奉献。
宗主教接着表示,伊拉克目前仍有诸多问题,但是也充满许多希望:两万个家庭被迫离开尼尼微平原和摩苏尔,现在已有七千个家庭返回自己的家园。其它家庭还没有回来,是因为他们的家尚未修好。
一九九七年,游击队、政府军和民兵武装力量的交火导致安蒂奥基亚省图尔博市帕克马斯区的一百多个家庭被迫流亡。直到不久前,得益于停火协议以及援助战乱受害者法他们才开始重返家园。
20多万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被驱逐到西伯利亚或被迫逃往国外。
饱受绑架、暗杀、迫害等煎熬,被迫选择了出走异乡避难。据一位当地神职人员介绍,80%的摩苏尔基督信徒在复活瞻礼重返了家园,他们对伊拉克政府和美军的承诺充满了信心。巴士拉也恢复了平静。
这项创举的发起人之一,英国利物浦的帕特里克•凯利总主教,他因气候恶劣被迫困在英国。